孝與不孝生死繞 好人壞人難分辨
更新:04-23 15:02 作者:巴巴忌酒 分類:科幻小說
測試廣告1;;;;是夜無事,信步江邊。讀書都 www.dushudu.com至一地段,聞人聲鼎沸,即趨前探究,結果發現是些男子,或站或坐,正在熱烈爭論《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為何被罩"奸雄"之名這個問題。雖然他們爭論的內容,泛而無序,帶有想到哪就說到哪的隨意,但讓我驚訝的是,他們有時也會迅速達成一致,比如把殺戳呂伯奢一家、害死華佗的事例,用來佐證曹操的"奸雄"之名!
;;;這就有點讓我惶惑了:如果殺了一家人、害了一個名醫,就可定為"奸雄"的話,那麼歷史上那些雙手沾滿無辜人們累累鮮血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比如洪秀全、張獻忠、曾國藩、張作霖等,為何沒被罩以"奸雄"之名呢?
;;;第二天,我把這個疑問,曉示給一個平時也喜琢磨古典文學的老兄,請求他解構。那老兄沉吟片刻,說:"民間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往往以自己的好惡來定奪。好惡的反義,就是好善。呂伯奢有着收留、款待曹操的善良,華佗有着建議曹操開顱去除病根的善良,按照`好人必有好報『之說,他們的結局不會太差,但呂家和華佗,卻遭遇了屠戮,真正的原因,在於他們語焉不詳,誘導了曹操的懷疑,這便是典型的自找苦吃。"老兄最後說:"對壞人講善良的人,本身就是壞人的一個變種。"
;;;老兄的這個結論,先是讓我大吃一驚,繼而促使我產生了弄清呂伯奢與華佗"壞"在哪裏的念頭。為了搞清這個問題,有必要回溯一下曹操是在什麼樣的環境與背景下,從一個刺殺董卓的英雄,變成一個千夫所指、萬人唾罵"奸雄"的內在原因。
;;;話說曹操目睹司徒王允等老臣沒完沒了的愁眉落淚,就笑道:"滿朝公卿,從夜哭到明,從明哭到夜,這能哭死董卓嗎?"
;;;王允反譏曹操:"你不思報國,無權取笑我等哭泣。"
;;;曹操說:"我不是笑你們哭,而是笑你們想不出一個辦法去殺董卓。我這人雖然沒有多少才能,卻有膽子去刺殺董卓,然後將他的腦袋,懸掛在城門上面,供天下人觀看董賊的下場。"
;;;由此可見,曹操是個性情中人。何為性情中人?性情中人就是敢說敢做之人。曹操既然說了,就得去做。當他進入董卓宅邸,正欲舉刀行刺,適逢呂布進帳。情急之下,曹操以獻寶刀為由脫身。為防醒悟過來的董卓加害自己,曹操不得不倉惶出逃。
;;;曹操倉惶出逃的目的,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性命的目的,當然是想有朝一日出人頭地。然而出逃的情形十分險峻,因為董卓早已將緝拿曹操的命令,曉示各個關隘了。要不是縣官陳宮也恨董卓無道,曹操項上那顆人頭,安能續保?"瀆職"的陳宮,自然難以繼續為官,遂與曹操一起踏上逃途,慌不擇路中,曹操遇到了其父的結義兄弟呂伯奢。
;;;遇見了曹操,呂伯奢很熱情,騎着驢兒去買酒;安頓了曹操,呂的兒子很忙碌,磨刀霍霍欲殺豬。只是呂伯奢的兒子,在磨刀的過程中,說了一句"縛而殺之"的話。這句話,實在太過簡單了些。簡單到讓正在隔壁房內休息的曹操,產生了恐懼:"縛而殺之,是不是要把我縛起來殺了?"等到曹操與陳宮先下手為強後發現那頭被縛肥豬,方才明白呂伯奢兒子所說的"縛而殺之",原來指的是豬!然而,明白過來又有何用?這就是沒把話兒表述清楚所帶來的惡果。
;;;接下去就說曹操加害神醫華佗的事。《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曹操因頭疼難忍,商請華佗前去為其除疾。華佗診看後,說只要做個開顱手術,取出裏面的"涎蟲"即可。古時殺人,皆以砍下敵方頭顱為首選,久經沙場的曹操,聽聞華佗要將他的頭顱,像切西瓜那般打開,然後再予合上,能信嗎?尤讓曹操惱怒的是,此後一段時間,華佗竟顯躲避之嫌,於是曹操將其下獄。
;;;行文至此,有必要說明一下華佗為曹操診治頭風病時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