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652 第二百二十三章 陰謀家孫可望
更新:01-18 04:52 作者:勝者即正義 分類:軍事小說
李定國大軍攻取建昌府城之後,又分兵四出,很快就把除了瀘溪城以外的整個建昌府都收復了。一筆閣 m.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江西局勢一時震動,清軍人人自危。
這個時候,清廷已經丟掉了幾乎整個湖北,江西,還有半個福建,河南,山西,山東,南直隸等地義軍蜂起,清廷的有效控制區域越來越小,統治可謂是「岌岌可危」。
順治皇帝和一眾滿清的王公大臣們更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甚至還有人提議要和孫可望談判,以支持孫可望稱帝和放棄長江-秦嶺以南的土地為代價,謀取停戰。
不止是清廷,消息剛剛傳到了福建的時候,鄭成功也頓時慌了,他雖然收編了耿繼茂的近千藩兵和福建的上萬綠營守兵,但大軍實力還沒有得到真正恢復,大規模出兵尚不可能,生怕李定國這個時候取得重大進展,自己的處境更加不利。
鄭成功在只有兩個島的時候便想着奪取天下了,這個時候,有了三府之地,水陸十萬大軍,野心已經無限膨脹,任何能威脅到他奪取天下的勢力都是敵人。
孫可望則要冷靜得多,他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而且軍情司的情報系統早就滲透進了李定國軍中,所謂的捷報,所謂的以極小傷亡痛擊清軍,孫可望早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他知道李定國傷亡了數千兵馬,已經不想再打了。
畢竟,對於李定國來說,他除了清軍以外,還有孫可望,鄭成功這兩個強有力的對手,不可能為了幾座城池,就把部隊都給拼光了。
而且他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控制了建昌府的重要關隘之後,撫州城和邵武府都已經在他的威脅之下,繼續用兵的意義不大。
孫可望繼續傳令馬寶,李來亨加緊練兵,並讓劉體純加快江西,湖北兩地的營莊建設和經濟恢復,他打算在之後的大戰中直接從江西,湖北就近征糧征丁,為此必須要借着春耕的時機,在這兩個地方着手建立好成體系的基層民政和商業系統,為軍隊的壯大提供物質保障。
而除了建昌府的大戰以外,明清之間大規模的軍事鬥爭已經結束,除了雙方控制區的交界處偶爾爆發的游騎斥候戰之外,基本上再沒有什麼衝突。
不過,相比起來,清軍後方就不得安寧了,原本已經被鎮壓的各地義軍再度死灰復燃,雖然不成氣候,但數量龐大,輻射範圍廣闊,對清廷原本就困難的財稅體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清廷不得不派出兵馬鎮壓。
北方各地的義軍早已經被清軍屠殺過數次,那些經驗豐富,有領導力的老兵,英豪們大多已經在之前的數次鬥爭中戰死,沒有了這些人的領導,又缺乏戰馬,甲冑和火器,義軍的作戰能力根本不能和正規軍相提並論。
而且,清軍在各州縣都有綠營兵駐守,雖然這些守兵野戰能力十分疲弱,但在糧餉充足的情況下,守城還是能做到的,他們的存在又使得義軍被分割在了各地,不僅機動性大大減弱,還難以獲得充足的補給。
為了剿滅這些義軍,清廷從陝甘和山西調出了數萬綠營精銳,這些人馬原本都是邊軍,雖然最精銳的部分已經被洪承疇調走,但剩下的這些也絕非泛泛之輩,對付義軍還是易如反掌的。
最終,在綠營兵和八旗兵的聯合圍剿之下,北方各省的數十股大小義軍很快失敗,但這時候留守北方的八旗兵多是老弱和新兵,戰鬥力並不強,而陝甘和山西的綠營兵為了不去南方,也故意疏漏,許多義軍殘兵得已突圍,退往各地的山區。
但這些義軍終究還是太弱了,便是如此,也已經基本上失去了擾亂清軍統治的能力,原本調來剿滅所謂「流寇」的陝甘,山西綠營兵,除了少數就地駐守以外,其他的都被直接調到了南方戰場前線。而那些八旗新兵,則調回了北京。
真正的八旗精銳基本上還在陝西,南直隸,江西,福建前線,後方的這些八旗兵大部分都是東北抓來的部落兵,剛剛編練入伍,雖然勇猛無比,但缺乏組織紀律,更不懂軍陣作戰,戰鬥力要比老八旗差得多。
與此同時,這些來自黑龍江流域的東北部落成員更加不適應長江流域的氣候,清廷還不敢直接把他們派到南方,就怕氣溫一上升,一場瘟疫就把他們全部都帶走了。
為了彌補旗丁的巨大損失,順治小皇帝除了把漢人,蒙古人大肆抬旗,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