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傳奇 第二十六章 大名府(一)
更新:05-23 03:57 作者:布衣木石 分類:科幻小說
測試廣告1 月色清冷,城牆上一片寒霜。墨子閣 m.mozige.com
兩名禁兵瑟縮着身子,不停地跺着腳,雙手使勁揉搓着,口中呵出一團團的白氣。
其中一個不耐煩地捂捂耳朵,抬頭望望有些陰沉的天空:「瞧這天,明兒要下雪了吧?」
一陣蕭聲,不知從什麼地方傳來。嗚咽哀婉,將這月色吹得愈發淒冷。
這是大名府,大宋的北方都城。
大名府南濱大河(黃河),北望幽燕,西依太行,東臨齊魯,大運河自城東穿流而過,環漳水而襟衛河,控扼河朔,為大宋北門之鎖鑰。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這樣寫大名府,「城高地險,塹闊濠深;敵樓雄壯,堞道坦平;錢糧浩大,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台,數萬座琳宮梵宇」。可見其時之繁盛。
後晉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從此中原王朝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無險可守。北方民族越過燕雲一帶,即為一片開闊平原,契丹鐵騎可直達黃河北岸,威脅宋都開封。
「盡失山川之險,而以聚兵為險。」為抵禦契丹南擾,時宰相呂夷簡力主,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欽定大名府為陪都,改修外城,增建宮城,並沿衛河、漳河設廣威、飛將、宣威等六個養馬監(養馬場),成為拱衛京畿的北方要衝。
後宋遼簽訂「澶淵之盟」,「自此河湟百姓,幾四十年不識干戈」(仁宗朝名臣富弼語)。而誓書中有約,「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於此,宋朝不得再在邊境一帶修葺城池,築造防禦工事;甚至在黃河之北挖溝種田栽樹,也為遼人所不許。
大名府的武備由是皆廢。守邊的官員即使想未雨綢繆,為戰事做些防備,也怕擔上惹是生非的罪責。
兵士和百姓更是習慣了和平無憂的平靜日子,當金人即將侵臨的消息傳來,不禁一時人心惶恐,談金色變。
大名府知府王如龍,此刻正像熱鍋上的螞蟻。他雖名龍,膽子卻像老鼠。
他滿心歡喜赴任大名府,本以為是肥差,欲待撈足三年後謀求升遷京師。不成想才剛剛過了不到一年,屁股尚未坐穩,金兵就要打過來了。讓他這個從未見識過異族刀兵的書生,一時間惶惶無主。
常年的邊境寧和,安逸無事,已讓這些禁兵變得像餵飽了的豬,胳膊腿都生鏽了。不僅鬥志全無,聽到金兵要來,比他這個知府還要害怕。別說打仗,就連騎馬射箭,都未必能拉得出來。
馬擴的到來,讓他稍稍鬆了口氣。他和馬擴並無深交,在京師也沒說過幾句話,但他對馬擴卻是了解的。
馬擴政和八年(1118年)考取武舉,賜武舉上捨出身,膂力超人,弓馬嫻熟,頗有膽豪。
馬擴隨父馬政出使金國,金主完顏阿骨打有意試探其功夫的深淺,邀他一起打獵。見一黃獐從草間躍起,馬擴躍馬馳逐,一箭將其斃命。阿骨打及隨眾皆驚愕,不想南人也有如此力大善射之人,高呼「也力麻立」,即善射之士。
馬擴丟掉了那些兵士,帶着一個「河外兵馬都元帥府馬步軍都總管」的空頭銜,和王義渡過了淮水。
越往北行,秋風越冷,景物亦越發荒涼。沿途的客店,人跡蕭條,曠野茂草長林,時露白骨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村落卻不見炊煙。
馬擴心頭驀然湧上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他未帶回一兵一卒,沒得到一粒糧食,而五馬山寨已經陷落。
一個馬步軍都總管的名頭聽起來很響,其實手下無一人一騎,無一弓一箭。就像一個快要餓死的人去討食,人家慷慨地施捨你一個大大的空口袋,然後再大方地畫一張大餅給你。
「眼下最要緊的,是先找到信王爺。」馬擴望着一帶荒林對王義說道。
他們在五馬山一帶輾轉數十天,好幾次遇上金兵,卻終是沒有結果。聽人說信王好像去了大名府,他們又一路跟來。
仍是不見信王蹤跡,馬擴卻在這裏遇到了老相識,大名府通判顧羽。
顧羽是齊州人,進士出身,身材魁偉,看外表絕不像個讀書人,更喜好拳腳棍棒,和馬擴很是相契。
老友相逢,均大感意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