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劉辯,雄主 第六十七章:討平二張_頁2
更新:09-21 21:50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分類:都市小說
率軍趕來相助,倒不是說他真的忠於漢室,而是因為他早已將冀州視為了他的地盤,豈能容張舉、張純在境內殺人搶掠,壞他秩序?
不管怎麼說,黑山軍的相助,確實是讓負責討伐張舉、張純叛亂的孟益、劉虞一方勢力大增。
這一日,孟益正與張燕在商議圍攻盧奴,忽然劉焉派使者而來,詢問討賊大軍有何需要。
不知劉焉內心所想的孟益大為感慨,對左右道:「正因為有劉君郎為後方強援,我等才能安心討賊啊。」
還別說,鑑於此前劉焉見張燕勢大,並未敢冒犯,張燕對劉焉的印象倒也不壞,笑着附和了兩句。
也不曉得,若在得知劉焉在奏章中將他說成潛在的隱患,又該做個想法。
數日後,孟益與張燕合力攻破盧奴,殺死張純麾下守將張應,餘眾逃亡涿郡。
在經過商議後,張燕留守中山郡,派將領孫輕、王當協助孟益進兵涿郡,追擊張應餘黨。
待追至涿郡時,涿郡太守溫恕率三千軍隊來援,截住張應餘黨的去路,與孟益前後夾擊,將張應餘黨擊破,斬首三千餘具,投降千餘人。
待雙方寒暄時,孟益問溫恕道:「溫太守,去年劉伯安劉刺史孤身赴廣陽,欲策反烏丸首領丘力居,使其不為張純、張舉之助,涿郡與廣陽相鄰,不知溫太守可知劉刺史的近況?」
他口中的劉伯安,即是現幽州刺史劉虞。
不得不說,別看劉虞平日裏一副文士氣質,但着實膽魄過人,去年時他與孟益商議,留孟益在冀州徵召軍隊,自己竟孤身赴幽州郡治——廣陽薊縣,要知道當時張舉、張純的大軍就在廣陽、漁陽一帶為禍。
然而劉虞卻表示他此前當過幽州刺史,在烏丸等胡人中頗有些名望,執意親往,孟益、劉焉百般勸阻未果,只能聽任。
今年開春以來,孟益尚未收到劉虞的消息,心中不免擔心。
而聽到他這番話,溫恕笑着說道:「中郎將勿慮,劉刺史在幽州的名望甚高,不分漢胡。據我所知,他到廣陽不久便策反了丘力居,現如今正率烏丸諸胡數萬駐紮於右北平,急攻遼西。」
「數萬?!」
孟益聽得目瞪口呆,畢竟他在冀州得到刺史劉焉相助,消耗錢糧,也不過徵募三四萬軍隊,劉虞僅帶着幾名衛士、家僕赴廣陽,策反了烏丸首領丘力居不說,竟還徵到了數萬胡人軍隊,這等名望,着實讓人心驚。
怪不得朝廷要再度徵辟劉虞出任幽州刺史。
驚喜之餘,孟益又問道:「貴郡涿縣令公孫瓚,乃盧子干盧尚書門生,此前我應盧尚書推薦,至冀州後派人徵辟他協助討賊,不知他現在何處?」
溫恕拱手回道:「正在劉刺史麾下聽用。」
孟益點點頭,不再多問。
此時,有孟益麾下的將領前來請示:「中郎將,那千餘俘虜如何處置?」
孟益一揮手道:「按照慣例,全部斬首。」
溫恕在旁聽得一驚,連忙勸道:「中郎將,殺俘不祥……」
見溫恕一臉驚愕看着自己,孟益解釋道:「戰前投降,乃真心歸順,可赦;戰後所俘,不過是為勢所迫,非心甘也,當殺!……此乃朝廷之令。」
溫恕聽到解釋,又得知是朝廷的命令,也不好再多說,輕嘆一口氣,親眼看着孟益麾下軍卒將千餘叛軍俘虜全部斬殺,憐憫地搖了搖頭。
次日,孟益命黑山將孫輕、王當率軍回張燕處,又請張燕派軍隊維持中山秩序,而他則率軍前往右北平,增援劉虞。
約半個月左右,孟益率軍抵達右北平,與劉虞麾下軍隊合兵一處,聚十萬之眾以攻遼西肥如。
此時劉虞、孟益、公孫瓚一方背後有幽、冀兩個州提供糧草,而張純、張舉卻只佔了遼西、遼東等區區兩三郡,雖尚能維持一時卻不能長久,到四月下旬時,張純、張舉便已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
而冀州刺史劉焉也正是見此才上奏朝廷,請侍中董扶出面彈劾益州刺史郤儉,由他代之。
五月初,劉虞、孟益、公孫瓚攻破右北平的肥如,公孫瓚力斬張純,自稱天子的張舉惶恐,孤身逃亡塞外。
劉虞遂於各胡重金懸賞張舉首級,不出二十日,便有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