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明:吾兒怎麼還不造反 第五十一章 遼王殿下也太謹慎了
更新:09-21 06:49 作者:藍白的天 分類:軍事小說
大軍要出征,糧草和輜重等等都是要預先準備的,太原府很快就忙碌了起來。
當然了,朱啟這邊的太原府上的駐軍,比起在大同一線的燕雲十六州的主戰場雲集的上十萬大軍來說,也實在是不值一提。
太原府總計也就只有兩萬五的駐軍,其中一萬還是新募集的軍隊,而按照一種將軍們的預測,只需要五千兵士,便可以在任何情況之下守住太原府。
大家原本以為,這位遼王殿下既然打算巡視西邊,那肯定會帶上大股軍隊,這樣也好分兵搜索胡騎,而且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但朱啟最後拍案決定,只帶上五千兵馬,進入西邊山區搜索,這也是綜合了各方意見,並且親自進行了一番計算之後,拍案作出的決定。
西邊多山地,如果分兵進行搜索的話,那肯定會大大影響行進的效率,而且在山區進行聯絡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中軍停在某地,那也就沒有往西巡視的必要了,畢竟本來往西走,就是在朱棣的建議下,擔心北元會佯攻大同,實際進攻西邊外三關,這才出兵往西走的。
朱啟自己算了一下,外三關到太原府,半天就足夠跑一個來回了,若真是得到消息北元進攻外三關了,兩天之內太原守軍便能夠趕到,自己帶着五千人往北走,也能第一時間趕過去增援,這樣就沒有必要帶着大軍行進,萬一北元沒有進攻外三關,那三百胡騎是真的不怕王保保追究,深入中原來劫掠的呢?
省點糧食也是好的嘛。
更何況北面和東面,都是平原地區,若三百胡騎在那邊,很快就能收到消息,再出兵追擊也不遲的,這樣一想,往西邊山區去搜索,反而是最有可能逮住這波小股胡騎的。
若是胡騎往南走……那朱啟也沒轍了,這幫人要是下了決心要深入中原,後面還有一大堆的城市堡壘等着他們呢,也不光自己一個太原府煩心他們了,挺好的。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朱啟自己的想法,身為一個從未接觸過戰爭的和平年代長大的普通人,能想的這麼多,已經是很難為他了。
反正萬般行動歸結為一句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啊!
這倒不是朱啟怕朱元璋責罰,而是擔心因為自己的決策,讓老百姓遭殃,別的王爺如何他不知道,但紅旗下長大的朱啟,那絕對可以說是大明朝里數一數二的把明朝普通人給裝在心裏的人了。
如果你的一個決策,就能決定眾多人的生死,便能夠理解此時朱啟的心情了。
就這樣,太原府中準備了兩日以後,五千大軍便浩浩蕩蕩的,朝着呂梁山脈和雲中山脈的方向前進了。
朱啟還是頭一次帶着五千人行軍呢,好在手下也是將官雲集,有耿炳文和廖永忠兩個老將軍跟隨,不管啥的軍中啥事,他兩說啥就是啥,朱啟從頭到尾就是一句話:「本王也是這麼想的。」
事實證明,朱啟完全當個甩手掌柜的做法是無比正確的,起碼五千人的行軍沒有任何的差錯,除了自己整日裏騎馬,騎得跨步生疼之外,並沒有其他什麼不妥之處了。
而伴隨着大軍進入雲中山脈以後,行進的速度便越來越慢了起來,每日裏放出去的斥候也變得越來越多了起來。
畢竟這裏是遍地山谷絕陘的雲中山脈啊,那真的是走兩步就能遇到伏擊的場所了啊,不慢不行啊,萬一有胡騎在山中伏擊呢?
朱啟可以說是謹慎到了極致了,朱棣這時候也並未完全成長,聽朱啟這麼一分析,也是覺得很有道理,頗為贊同,有了朱棣的贊同,朱啟便更加堅信了自己的判斷,多放斥候,多問消息,千萬千萬不能中了伏擊啊!
其餘將軍們雖然都沒有說話,但一個個的也是表情古怪,這東邊北邊是長城,南邊是渡河,西邊就是太原府,雲中山脈哪裏來的那麼多伏兵哦,也不可能對着五千人的大軍發起伏擊的啊。
雖說在山中行軍,多安排點斥候是沒錯的,但遼王殿下直接安排了三倍於平常的斥候,行軍速度慢的就有點離譜了。
因為這些將軍們看起來,那三百胡騎既然突破了大同府,還往山里跑的可能性就很低了,他們要是胡騎,那肯定撒開腳丫子的就往平原上的城鎮裏去搶掠財務啊!
更何況胡騎騎着馬,在山裏面行動那可是非常不便的,往山里跑的可能性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