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明:吾兒怎麼還不造反 第二百一十五章 水泥立大功了(未修)
更新:09-21 06:50 作者:藍白的天 分類:軍事小說
從洗風口出關不到30里地便能夠看到一年級宏偉的逞強了,正因為和喜風口距離實在是太近,這裏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能夠佔據一年級,那就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在經濟方面也將會有很大的好處,一年級可以作為一個商品集散地來進行發展,再加上靠近水源, 獨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位置的優勢,大明是萬萬不能放棄一年級的而同樣的道理,北園自然也不可能輕易放棄,這也是為什麼王寶寶最後下定決心集結重兵,一定要拿下一年級, 並不僅僅只是因為面子上的問題,更多考量的還是大局。
兩方人馬在這裏,雲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最先準備的自然就是各種各樣的武器資助,鎧甲,糧草,軍馬等等這些東西了,從長城內外,一字長蛇,一般的陣型排開都是民夫在馬不停蹄地運送着。
雖然朱元璋愛民如子,但戰爭上的事情可不是凡事兒都能講究人性化的每一個明夫他們都有自己的任務,必須要多長時間將物資送到什麼地點,一人扛個百十斤重的東西行走10來里,路走一天那是很正常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戰場上總是有一個個的人被累死,在路上原因也就如此了, 體力稍微差一點的,哪裏跑得下來呀。
王二虎就是大明徵召的名夫之一,原先王二虎名字叫做王初二, 畢竟在元朝統治的時候, 漢人是沒有什麼取名字的權利的,更何況普通老百姓也沒那個文化和錢財去給孩子取名,乾脆就用日期給自己孩子取名,比如朱元璋原先的名字就叫做朱重八,他的哥哥叫朱十二,朱老六等等。
不過到了明朝統治的時候,中華正統回歸,老百姓自然也就開始按照規矩起名字了。
不過王二虎家裏也沒個族譜,甚至連宗親都不清楚。
也就沒有取名字的要求,乾脆就叫二虎了。
王二虎年紀輕輕雖然不是軍戶,但力氣還是很大的,一連幾天下來,即便是明夫扛的比別人也多,表現自然是非常優越的。
他們的名副隊長對於王二虎也是非常喜歡的兩人本就是同鄉,他父親也曾經拿錢給過隊長,麻煩隊長要在路上多照顧照顧王二虎,所以隊長也就趁着這個機會把王二虎網上推薦了,起來這要是能夠有機會編入正規軍, 也能夠證得一兩個軍工,對於他們家來說也是極好的事情。
畢竟在洪武年這時候能夠當兵的那可都是軍戶關係,而軍戶像現在也就類似於一個小貴族。
要是能當上軍護的話,不僅有更大的田,而且還有更多的福利,在這時候軍戶的福利還是非常好的,畢竟都是為大名出現了,只是到明朝中後期的時候,軍戶制度慢慢就開始崩壞了起來,也沒有說給予各種各樣的福利了,制度上福利自然還是存在的,但實際操作上這些錢糧都被管兵的那些第1層軍官們給貪污掉了,所謂吃空餉,大戰軍銜,偷取軍糧等等這些事情,那真是屢見不鮮啊。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出現大批流民的原因,不僅僅是普通百姓的田地被貴族們佔領,還有那些軍人們的天地也同樣被軍官們佔領,那些軍戶,又沒有錢又沒有錢,每月還要上交錢糧給軍官,國家他們怎麼可能站在原地等死呢,那唯一的出路也就是離開家園,自尋出路了,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會成為流民的原因所在。
而留名一多,自然而然就會給社會造成非常動盪的影響,但凡有一個人鎮定一活,那些活不下去的人自然要紛紛跟隨,自秦朝以來,陳勝吳廣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是深入人心的呀,造反一直以來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們最佳的選擇,朱元璋不也是造反起家的嗎?
當然了,現在也沒有什麼造反的可能性大,明還是蒸蒸日上的,有朱元璋的把舵下面人也不敢做得太過分,起碼在洪武初年的時候,圈地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即便是那些貴族們如果敢圈地的話,也是難逃一死的。
正因如此,老百姓們還是覺得軍護非常的好,雖然說需要跟着一起征戰沙場,但這年頭平均年紀也就在個30出頭,你說活一輩子可不就是為了自己家的孩子能夠更有前途嗎?如果當兵能夠吃飽穿暖還有機會當貴族,那誰不干呢?起碼比讀書要來的容易一些吧,那些老百姓們都是這樣想的。
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能夠有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什麼是明星的明星就是錢就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