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風八萬里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御前
張博易很清楚淮安府的實際情況可能比王之仁報告的還要糟。
畢竟王之仁只說「傷亡了幾百名官兵」卻沒有說明被俘失蹤的具體數字,但是根據張博易這些年曆練的經驗,明軍上報的傷亡數字與被俘失蹤數字往往是分開的,或者說實際損失可能達到近千人甚至更高。
所以王之仁才會放下身段要求張博易從邳州方向側擊左夢庚、董源率領的漢軍八旗,但是張博易卻覺得自己的當面敵人還是從山東壓過來的清軍主力:「告訴武寧侯,我會請張煌言將軍全力支援他,但我是彭城伯!」
彭城是徐州舊稱,劉永錫之所以把「彭城伯」這個封號賜給張博易,自然是希望他能保證徐州萬無一失。
而現在張博易手上雖然有三旅十五營以及數營州郡兵,但是總兵力加起來才二十營,而從山東方向壓過來的清軍至少有四五十個牛錄與營頭,如果張博易再分兵邳州恐怕是無兵可用的局面。
但是拒絕了王之仁的請援要求之後,張博易卻還是不放心:「通知臨淮的王普祥將軍,立即向徐州靠攏,我的側翼需要他來掩護,還有把整個徐州都動員起來!」
現在整個徐州只有二十餘營馬步軍,加上州郡兵、輔兵也不過是一萬三千餘人,但這已經是承天朝在江北最大的一個野戰兵團,再進行動員的話自然會雞飛狗跳對地方影響極大。
但是張博易很清楚在劉永錫大舉西征的形勢下,這對於大清國來說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清軍肯定會竭盡全力南犯。
事實也證明張博易的判斷無懈可擊,動員的命令下達第二天就從山東傳來了清軍大舉南下的消息,雖然打頭陣的還是多鐸、豪格這對難叔難侄,但是除了多鐸、豪格與孔有德這些老對手之外還有數以萬計的清軍一併加入了這次南征,甚至有人聲稱攝政王多爾袞也在軍中督戰。
前哨戰鬥很快打響,打頭陣的依然是多鐸、豪格所部,這都是越明軍的老對手,而且在戰場上遭受多次重創。
雖然這兩位親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從京師與關外調集王府護衛、包衣、甲兵重建這兩支大軍,但實力較強的多鐸所部也不到七千人,豪格所部更是只有三千餘人,孔有德更是不過千人。
因此張博易覺得清軍的主力或許不好對付,但是多鐸、豪格這些老對手應付起來絕對沒問題,畢竟他們在戰場上已經被越明軍打殘了好幾次。
但是張博易很快就發現戰局的演變比自己的預期要艱難許多,現在的多鐸、豪格所部似乎又恢復了南征初期的巔峰狀況,不管是游騎斥侯的追逐還是步騎結合衝鋒都是有板有膽,甚至連多鐸、豪格這兩位大清國的王爺都親臨一線衝鋒陷陣。
雖然越明軍也組織了幾次阻擊與反擊,但成效一直不佳,但這也證明了之前獲得的那份情報確實:「清軍這次南下是攝政王多爾袞親征!」
只有在攝政王多爾袞親征的情況,剛剛重建起來的多鐸、豪格以及孔有德部才會有這樣可圈可點的表現,因此張博易毫不猶豫地說道:「可以通知周之升與南京了,讓他們趕緊北上!」
張博易雖然是江北提督總督江北軍務,但是在江北四路大軍周之升的京口鎮卻是極其特殊的情況,作為拱衛南京的頭等精銳,京口鎮並不隸屬於江北提督而是直屬於兵部,而關於這支兵馬的具體調動更是要由御前會議來決定。
而此刻的南京城已經變得格外緊張,雖然江北方面表示清軍在徐州與淮安都遭受重創進展緩慢,但是大家對於去年弘光朝的覆滅仍然是印象深刻,當時也是天天露布大捷,結果大清軍幾乎毫無阻礙地從徐州一直打到了南京城下。
而今年大清國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南征,唯一的區別就是去年充當南征主力的多鐸、豪格所部今年變成了前鋒,但這也代表清國這次南征的規模很有可能超過去年,據說大清國的攝政王多爾袞也率軍親征。
因此南京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甚至有個別官員直接棄職潛逃,但是多數官員只是驚惶不定作好應變準備而已,畢竟清軍遠在徐州、淮安,形勢看起來還沒有那麼險惡,而且南京現在有張皇后、長平皇后、朱大典、張國維坐鎮,短時間內應當出不了大問題。
特別是有過一次降清歷史的《清國志》總裁錢謙益更是氣定神閒,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