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門 第334章 進藏(修)
更新:11-01 16:19 作者:九月歡顏 分類:都市小說
阿里位於青藏高原的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有「萬山之祖」的稱號。
同時,這裏又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恆河的發源地,因而又被稱為「百川之源」。
有着如此美麗稱號的阿里,曾經見證了古象雄文明和古格王國的興衰,並且它還在孕育印度河文明的同時,成為藏民族的搖籃和藏文化的發祥地。
王鵬他們一行二十四人,從天水坐飛機到拉薩,然後乘坐阿里地委包下的大巴車,前往距離拉薩1750公里的,阿里地區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
即便王鵬是一行人中最年輕的,其他人也大多正值盛年。
這些人放在運河省,每一個都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社會關係和經濟基礎,他們每個人都家庭幸福、衣食無憂。
而此刻,他們與王鵬一樣,孤身來到這藏北高原,懷揣着政治使命,雄心勃勃。
然而最先出現的高原反應,直接就給了這群南方漢子不小的打擊。
拉薩下飛機時,所有人的高反都不太明顯,最多只是走快點會喘。
但是隨着大巴搖搖晃晃地行進在坑窪不平的公路上,王鵬他們才體會到了什麼叫「不走山路不知道山路艱險,不上高原不知道高原的感覺」,泥石、沙塵、車子陷坑,這是他們一路上見得最多的。
儘管5月底是阿里一年中最好的季節,1750公里的路,藏族司機晉美選擇了相對好走的南道,也足足走了四天半,才抵達獅泉河鎮。
而到達的時候,4300多米的海拔,同行的二十四名援藏幹部,包括王鵬在內,個個都灰頭土臉不說,高反症狀也明顯了,那種頭腦發脹渾身不舒服的感覺,根本讓他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但是令這二十四人感到溫暖的是,車抵行署,就看到大批歡迎的人群舉着哈達和橫幅等候着,藏族同胞黝黑泛紅的臉龐上,掛着和善的笑容,淳樸得如同這高原陽光一般透徹。
此時的獅泉河鎮並不如它的名字一般漂亮,沙暴隨時侵襲着這個高原小鎮,王鵬看到不少人都戴着頭巾、帽子、口罩應對遮天避日的風沙。
地委在辦公樓的禮堂開了一個歡迎會,王鵬等七名新到任的縣委書記分別上台作發言,但高反使他們無一例外地將來前滿腹豪言壯語,改作了簡短的表態發言。
除新到地委工作的辛華等三人,其餘二十一人只在獅泉河休整一天,就將分別前往各自任職的縣報到。
王鵬、趙小亮、萬培龍三人即將前往的日土縣,位於阿里地區的西北部,是一個邊境縣,面積8.03萬平方公里,水域1.6平方公里,草場面積7000萬畝,總人口約6100餘人,下轄四區十二鄉,全縣財政收入只有182萬元,農牧民的人均年純收入更是只有可憐的821元。
這個被視為「世界屋脊的屋脊」之地,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平均海拔達到4500米,最高海拔為6800米,因此而擁有獨特地理位置,但也同時擁有了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得這裏的經濟與它的美麗並不相符。
從獅泉河到日土縣的德汝昆孜可走新藏公路主道,路面同樣崎嶇不平、塵土飛揚,短短百多公里的路途卻是險象環生。
來接王鵬他們三人的,是縣委向駐軍部隊借的一輛越野車,沒有大巴車那種被顛得要散架的感覺,卻也如同搖籃一般的晃蕩。
半道上,途經一處怪石嶙峋的小山,司機扎旺忽然將駕着車沿着順時針方向,繞着小山對面平地上的一堆石塊轉了一圈,手捏方向盤的扎旺,口中還念念有辭。
看着石堆邊上光禿禿的樹枝杈上掛着的哈達和經幡,王鵬終於強烈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藏區。
後來在日土待久了,王鵬他們才知道,扎旺當日駕車圍着轉的就是瑪尼堆,而那裏竟是全藏唯一一個用汽車轉經的地方,並且這還是一個和漢人有關的神靈所在地。
據說,是有位漢族司機駕車路經此地翻車而亡,其後不久,山上就出現了兩隻黑兒狼,人們認為是司機的靈魂所變,便每過此地都會駐足祈禱並扔下石塊、獻上哈達,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瑪尼堆,形成了這個特殊的轉經道。
進入日土縣城後,王鵬發現比他想像中的更髒更破,一路開進縣城,他竟是沒有看到一家飯館,更不要說是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