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親王 第051章 東方之子
更新:08-18 11:02 作者:名門傳說 分類:軍事小說
「六成?你說英國人想要龍旗銀行的股份?」
馬尾船政衙門,載洵的屁股剛沾在花梨雕花太師椅上,便被追過來的蔡紹基驚得跳了起來,將剛想遞上涼茶的林沁怡都被嚇得怔了一怔。
「述堂,你這差事辦得……還真是好呀!」
沒待林沁怡張口,提督大人旋即又笑了——被氣笑的。
蔡紹基,字述堂,留美一期生中少有的學習法律之人,歸國後無用武之地,只得入電報局做了譯員。隨載洵南下之後,便因其通曉西方法律而成為了籌建中的龍旗銀行的會辦之一。
欲打造現代工業區,更欲完善現代的金融體系,為中華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載洵從一開始便沒打算將金融命脈繫於他人之手。
如今,大清國的國庫收入,多半來自於由英國人赫德掌控的海關稅務司。
自康熙年間提出的「永不加賦」之後,那點可憐的田稅和人丁稅,早就無法再滿足龐大帝國的開銷。尤其是大清的特殊政治體制,使得兩百年間開花散枝的黃帶子、紅帶子們的供養,再加上數百万旗人們的「鐵杆莊稼」,便已佔去國庫收入的一半。
鴉/片戰爭敲開了緊閉着的古老帝國的國門,讓億萬華人倍感恥辱,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看,西方資本的侵入也算是挽救了大廈將傾的清王朝,使其崩潰的時間拖後了數十年——若不是英國人把持着海關,以旗人爺們兒的敗家能力,恐怕這每年八千萬的稅銀都湊不到。
老佛爺可以穩坐宮中,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只要銀子不論得失,任由極其重要的海關稅務司由一個英國執牛耳數十年。
這在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個天大的笑話。當家的是個女人也就罷了,管錢的還是個外國人!載洵對此,也只能是「呵呵」。
與那些明火執仗闖進北京的英法強盜們相比,赫德,當然算得上是中華人民的朋友。真若是換了個大清的官,海關司恐怕早就如一塊肥肉般引得一群蒼蠅被啃食殆盡。在赫德手中,至少每年的稅銀還是能夠及時解送入京的。
可……朋友比爹媽祖宗還更親近嗎?
朝廷每年都會對海關的英國雇員進行通令嘉獎,赫德更是在幾十年間都一直與總理街門保持着良好的關係,無論是之前的恭親王還是現今的禮親王,甚至是北洋的李中堂,都與赫德私交甚密。
但從後世的史料來年,在大清的幾十年間,赫德從未忘記他是一個英國人,他的所行所為,只有一個準則,那就是為自己的祖國謀取利益。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也算是難得的人才。既將大清這幫死要面子的傢伙哄得團團轉,又很好的維護了英國的在華利益。
載洵歸京,光緒下旨在台灣開辦經濟特區,對大清的工商體制改革進行局部試點。如赫德這樣的洋買辦們中的超級大鱷們,更是早早就嗅到了腥味。
若不是載洵在京期間,以官身未定的藉口,婉拒了所有洋人私下接觸,想必醇王府早就變成了萬國茶社。
如今官身已定,少年大臣提督南洋,洋買辦們皆是聞風而動,早早就聚到了福州,等着載洵赴任之後,找上門來談上幾筆大生意。
這年頭,大清國想辦點事,還能少了洋買辦們嗎?沒看連北洋的李中堂見到各大洋行的管事們都得客客氣氣的嗎?置辦機器、選購軍火,沒這幫人,也真是難辦成!
尤其是赫德,作為在中華混得最成功的外國人,在這方面更是有着極強的信心。北洋的那幾艘軍艦,大半是由其牽線在英國購買,要不是英國海軍部那幫傢伙太黑心,加之英國的遠東政策發生了一些變化,連定、鎮兩艘鐵甲巨艦的訂購合同也本應該落戶英國船廠的。
此番由皇帝的親弟弟出任水師提督,在這些洋買辦們看來,足見清國重建福建水師的決心。像赫德這樣對大清朝堂上的那點內幕多少還知曉一些的,更是覺得這是太后和皇帝要重提「旗人掌軍」的老說法。
幾年前,李鴻章上奏要引進西方式的「印花稅」,以籌集海軍經費,本來是太后都點頭了,赫德更是忙活了好一陣子,甚至還在英國印製了一批**的樣本準備呈軍機審批,可惜被一幫子京中的「閒王」們打亂了計劃。
這些蒙受祖蔭享盡榮華卻整日無所事事的傢伙,不知道怎麼就來了勁頭,一股子都湧進宮中,求見慈禧太后,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