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偉大舵手 第18章新帝登基
萬曆皇帝為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一筆閣 www.yibige.com隆慶六年穆宗駕崩,10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即位,次年改元萬曆。在位48年,是大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萬曆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史稱萬曆中興。
執政後期荒於政事,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萬曆皇帝朱翊鈞崩。
這米柱真心覺得可惜,月末廿八是他的大婚之日,這皇帝駕崩,百日內禁婚娶,這婚禮肯定是要往後推了。
經群臣議定,萬曆皇帝廟號為神宗,諡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而新皇的年號定為泰昌,安定平和為泰,興旺發達為昌,明年為泰昌元年。
這個朱常洛在禮部尚書趙秉忠的指引下,先登基接掌皇帝權力再說。這個朱常洛登基後的第一道命令是立皇長子朱由校為太子,第二道命令是為大行皇帝舉行國葬。
而這個朱由校則在吏部天官周嘉謨的指導下,完成了詹事府的接管。
這詹事府的作用,置大本堂以藏古今圖籍,召四方名儒訓導太子、親王,太子居於文華堂,諸儒輪班侍從,又選才俊之士入充伴讀。這其實就是東宮的班底,教導帝國未來接班人之場所。
這東宮官屬除了太子少師、少傅、少保、賓客以外,還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等幾十個,大多是虛職。
這個朱常洛老爹不鳥他,這詹事府的配置就不高了,並沒有塞什麼重臣於其中。
這對於這個朱由校來說,有好有壞,壞的地方是沒有得力臂膀,助他爭奪皇位,好的是沒有人管,樂得輕鬆,沒有這麼多公公婆婆管着,這是好事,而且這東宮屬官由他挑選,這最好不過了。
他先是指定了李逢春李翰林擔任日講官,這是主要職位,專門負責給太子教書,就是日後的帝師,米柱混了司經局校書,這是正九品的活兒,不過幾品沒有關係,太子的重用和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李翰林又推舉了同期好友,工部員外郎洪承壽擔任詹事府府丞,他也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這一次是平調,級別不變。
同時這個太子又推薦了徐光啟入這詹事府擔任少詹事。
這樣身邊總算是有幾個人了,而不是一群宮女太監,至拔尖的就是米柱和李翰林,現在又多了兩個進士出身的。
這個第二天一早,這個,整個皇宮己到處掛上白色的布,而這些宮女和太監、侍衛大臣們全部的披麻帶孝,正式為這個萬曆神宗皇帝舉行國葬。
這國葬的總負責人是由六部之首的禮部尚書趙秉忠負責,這皇帝之葬禮有一套明確的流程,趙秉忠所行之事,就是為了確保,這一切是依流程而行,合乎禮法。
趙秉忠生於神宗萬曆元年,十五歲補府學生。萬曆二十六年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歷任侍讀學士、禮部侍郎,官至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主管朝廷中的全國科舉
、禮儀祭祀、外交事宜、對沒有先例的典禮進行禮儀制定,地位極高,一般加三公銜。
比如這個萬曆要封鄭貴妃為後,這個禮部一句不合禮法,就成了繞不過去的天塹了。
這一次太子登基及國葬,就由這禮部主導進行,這個文武百官,王公大臣,都在他的指導下進行,每個人應該站在那裏,穿什麼樣的衣服,說什麼樣的話,都有嚴格的規定。
現在大明朝廷,最重要的事就是國葬,讓大行皇帝入定陵。
當然,這只是表面的,更重要的還是權力的過渡和移交,朝廷大臣們也知道一點,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誰不關心自己在這一屆朝廷中的位置?
這個泰昌帝在借國葬之機,在借大臣們前來弔唁之機,頻頻的接觸大臣、各地將軍撫督,以爭取他們的支持。
泰昌登基後向大臣們許諾,停止徵收礦稅,撤回派往各地的內監,選拔補上各種廢官,發內帑白銀一百九十萬兩來救濟九邊之民,補發遼東前線將士的軍餉等,很快就獲得了所有大臣們的支持。
這個朱由校和弟弟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