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偉大舵手 第526章教訓
洪承疇驚恐的:「大人這是為何?王巡撫不聽調遣,大可以向兵部請來調令和一紙行文,這是兵變嗎?」
洪承壽這是嚇怕了,總督督標攻擊巡撫撫標,這是火拼?譁變?
其它的將領們也大為震動,這總督大人也太彪了吧?大明二百多年,撫督不和這是常事,但這都是官場上的明爭暗鬥,你來我往斗個你死我活,這都是袖裏乾坤,不上枱面的活計,現在米柱直接出兵,這是將矛盾激化,表面化,官場上最蠢的行為呀!
官場上最討厭最惹人痛恨的,也是這種情況呀!
米柱道:「什麼兵變?本官這是突擊查崗,本官貴為薊遼總督,連巡視地方防務的權力都沒有了?孫總鎮在這裏嚴防死守,不得絲毫有怠,蒙古聯軍入侵在即,本官必須嚴加防範,檢視各處防務,如有懈怠者,嚴懲不貸。一筆閣 m.yibige.com」
眾將齊聲道:「喏!」
米柱的衛隊,在京城是三百人,外出擴充為六百人,人手在廠衛學堂,皇家衛隊、黑水衛隊中抽調,現在他帶着六百人的衛隊,加上青龍營、白虎營三百多人,還有一千騎兵策應,直奔昌平而去。
昌平因為其險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連綿的大山為昌平提供了天然的屏障,有關溝天險,還有在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邊關三城:白羊城、長峪城以及鎮邊城,這些古城依山而建,易守難攻,一時成為邊關要塞。
早在西漢時,就有昌平縣,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皇帝朱棣將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平,並且在今昌平區境內的天壽山下為已故的皇后徐氏興建陵寢,這就是長陵。
而正是由於陵寢所在,昌平被升格為陵縣,擔負起了陵寢祭祀的相關任務。升級為陵縣後的昌平縣駐地,並不是如今昌平區所在的位置,當時的陵縣駐地,在城西面八里的舊縣。
到了景泰元年,為了加強對於陵寢的防禦,皇帝下令在現在昌平城區所在的位置築永安城,朝廷當時的考慮是將這座永安城作為陵寢護陵軍駐軍專用,因此城池竣工後,便把原來駐在昌平東山口、中山口和西山口的長陵、獻陵、景陵三陵的陵衛部隊遷往永安城屯駐。
後來明朝皇帝可能覺得新城城池堅固,抑或是為了方便協助辦理陵寢事務,乾脆將整個昌平縣的行政辦事機構全部搬進了永安城,從此永安城就成為昌平縣城的駐地,原來的老昌平縣城也從此得名舊縣。
武宗正德年間,因昌平縣為陵寢重地,將其升格為州,並且將周邊的順義、密雲、懷柔三個縣撥給了昌平州管轄。到了嘉靖十六年,駐在昌平州城內的陵衛已經由最初的三個增長到七個,為了解決陸續增加的新入駐部隊的營房緊張問題。嘉靖皇帝一聲令下,在原州城南面增築外城一道,拓展了城市的範圍。
昌平州城以內除了駐守各陵的陵衛,還駐有總督兵部侍郎一人,鎮守總兵官一人,天壽山守備一人。另外六部、翰林院、光祿寺等都在城內設置館舍,以方便祀陵官員居住,因此在陵寢祭祀期間,昌平州就是明朝政府的一個外派駐地。
而順天巡撫在防秋之時就是駐防昌平,他的巡撫行轅就設在鎮守總兵府旁邊。
巡撫行轅右邊是昌平兵備道,這昌平兵備道管理黃花鎮、居庸關、橫嶺城三路。監督副參等官。分管昌平州、懷柔縣、順義縣、長陵等九陵衛、及延慶、營州左屯二衛、奠靖鎮邊渤海白羊四所、兵馬錢糧、兼屯田。
米柱六百多人,加上三百多特戰營,騎着馬,連夜趕到了昌平東門之外。
那一千騎兵是策應的,沒有計劃使用。
米一身重甲,連面甲也放下,只露出一雙冷冰冰的眼晴,楊如花跟在他身邊,她是軟磨硬泡跟來的,她性格崇武,對於金戈鐵馬的戰場,她有天然的嚮往,拿着梨花槍跟來了。
青龍營和白虎營搶先出動,他們使用勾索,翻牆而上,在制服守衛之後,放下吊梯,大部人馬順着吊梯爬上。
他們無聲無息的接近城樓,發動突襲,一舉拿下了城樓,然後沿城牆的石階而下,控制了城門,並控制了城門邊兩個百戶衛所,整個過程動作迅速,乾淨利落,除了幾聲狗叫和慘叫聲,根本沒有什麼聲音,兩個百戶衛所人數多達上百人,卻是沒有什麼反抗,當韋斯他們手持火槍闖入,許多人還是在熟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