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偉大舵手 第555章戰略_頁2
管他是炎黃子孫或者蚩尤子孫,既入大明之地,效忠於大明皇帝,尊守大明法律,就應該被被視為大明子民,享受參加科舉、參加軍隊、從商從民,向大明納稅,接受大明軍隊的保護。
但是大明朝廷對這一個提議,相當不滿,華夷之防,自古有之,漢之苗裔,文明種族,蕃戎蠻夷,野人之後,何德何能與漢裔同享榮光?
米柱則回應:「世間種族,生而平等,皆是芸芸眾生一員,聖人從來皆曰:眾生平等!沒有什麼天之驕子,上帝之民!朱明皇族,奉天承運繼而為帝,理應受天下萬民膜拜,既向皇帝宣誓效忠,就應該受到大明之庇護,成為大明的一員。古有契丹耶律、女真完顏、蒙古孛兒只斤,皆是一時之雄,有資格成為皇之順民。」
米柱是希望,像後世的米帝一樣,兼收並蓄,廣納賢才,成為世界級的帝國。
但是他們並不能接受這一點,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乃大漢苗裔,上帝之民,是高貴的血統,拉蠻夷拉入伙,實在是有失身份,對於這一點,朝廷也是否決了。
不過皇帝朱由校認為沒毛病,可以接受,一是米柱私下寫信,作了遊說,其次就是作為一偉大的帝王,應該是威加中外,四海臣服,你讓人家服你,向你納賦,至少也要向對方提供保護和贊助。
大臣們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華夷同列,有失身份,但是他不同呀,一個四海臣服的帝王,就是天可汗,朱由校再自大,也不敢自己吹牛比成吉思汗還厲害,甚至他不破吹牛比耶律阿保機、完顏打骨打還厲害,他們畢竟是開疆僻土,創立一個國家的人。
帝王的功業,可以是開疆僻土,也可以說國泰民安,國泰民安可以說是吹牛,那一個皇帝不吹牛自己治理之下,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只有這開疆僻土是實打實的,吹牛也吹不來?
他平定了貴州之亂,讓貴州歸於朝廷直轄之下,但是朝廷早在開國之時,就名義上歸順大明,你朱由校總不能搶太祖皇帝的功勞吧?不被言官和史官們噴死才怪。
所以,如果在蒙古開沒行省,置於朝廷直轄之下,這是實打實的開疆僻土,帝王偉業呀!
朱由校收到了米柱的來信,幾乎沒有什麼猶豫,馬上就同意了,不想建功立業的皇帝,不是好皇帝,皇帝富有四海,予取予得,現在所期望者,就是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因為米柱向他許諾,林丹汗攜傳國玉璽獻於他陛下,口稱:「罪汗蒙古帝國三十五代大汗林丹拜見天可汗。」
天可汗,這太美了,當年大唐帝國的皇帝李世民就是天可汗,名傳千古的偉人,他朱由校在當皇帝之時私下暇想,朕朱由校不是番薯皇帝,喜歡做木工,只是表面,表面看起來傻,這是掩飾,朕其實是大智若愚的人,朕雄才偉略,內平戰亂,外滅強敵,開疆僻土,威服強虜。
所以他馬上下了密旨,讓米柱放手去做,他會遊說這些大臣們。
米柱有了旨意,這就敢放手而為了,開始設計他計劃中的偉業。
蒙古草原是過去二千年來,中原王朝最大的勁敵,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事,必須徹底的解決這一問題,重拾漢唐時代的雄風。
大明在前五十年,疆域還是相當遼闊的,北至外興安嶺、戈壁沙漠;西至亦力把里以東界;南部與東部則與歷代相似,但永樂年間安南則短暫收歸於中原王朝。永樂二十二年,隨着朱棣的赫赫武功,大明朝的疆域達到極盛,約有一千萬平方公里。
近百年來,西北、東北邊疆屢次遭受來自蒙古、女真的威脅,疆域漸漸縮水。東北漸漸收至遼河,西北則以長城為邊界,連西藏也只是羈縻統治,並沒有實質統治,現在大明的領土面積大約在六百萬至七百萬平方公里之間。
事實上在這幾十年,幾乎丟失了整個東北、西北與蒙古。萬曆四十七年,大明朝的北部邊疆幾乎與長城(包括遼東邊牆)重合。
至於奴兒干都司,早在宣德九年(1434年)被拋棄,一共只存在了二十五年,現在有不少官員死抱着祖宗家法不變,懷念祖宗時的光輝偉業,並沒有全錯,在太祖和成祖之時,確是比現在強大了許多,周邊國家臣服,不服就打到你服,打到你跪,安南可是中南半島小強,橫得很,但還是讓成祖打到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