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艦隊 第三百七十五章 逼迫吳三桂
更新:01-18 16:28 作者:鐵血坦克兵 分類:軍事小說
卞三元說實話並不喜歡朱國治,此人要錢不要臉到極點,為了收刮民膏民脂,可謂是絞盡腦汁壞事做盡。哭廟案本來就是因為朱國治盜賣官糧,中飽私囊,加重了江南老百姓負擔,結果金聖歎為了百姓出面,矛頭直指朱國治,這才導致了哭廟案的悲劇發生。
至於說江南奏銷案,那是因為士紳階層還以為自己是在前朝呢,有了功名就不必納稅了。哪知道清廷根本不吃這一套。
清廷吸取了明亡的教訓,早就有意廢除縉紳不納稅的特權。儘管清朝的時候地主階級還是比農民擁有一定的特權,但是明朝時期朱元璋制定的天子與士人共治天下的規定自然是廢除了。要是不廢除這個,朝廷如何收得上稅收?給有功名的人適當減免,譬如說免除秀才勞役,減少舉人一定的賦稅之類的可以給,要全免?那就休想了。
清廷向士紳階層收稅,自然受到士紳階層的抵制,於是士紳階層想方設法,憑藉昔日的權勢交通官府,賄買書吏,隱混和拖欠錢糧。
可是清廷可不是心慈手軟的大明,你們既然要抵制,那好!讀書人的功名還不是朝廷給你的?既然可以給你功名,也能剝奪功名!
於是朱國治這條朝廷忠實的走狗出手,他造冊上報。清廷根據名單,將欠糧者,不問是否大僚,亦不分欠數多寡,在籍紳衿按名黜革,秀才、舉人、進士,凡錢糧未完者,皆被革去功名出身;現任官概行降兩級調用,計共黜降一萬三千多萬餘人。其中不少人被逮捕,械送刑部議處。某探花葉方靄欠一錢,亦被黜,故民間有探花不值一文錢之說。
朱國治主審的這兩大案,中飽私囊,給自己撈取了不少收益,其中更有許多人只不過是因為被朱國治看中了家產,無端受到牽連,結果被革除功名,或者入獄,或是送去寧古塔,有些人甚至連腦袋都丟了。
事實上鰲拜處理事情還算比較公正,朱國治這等人,鰲拜對其十分厭惡,只不過朱國治對清廷忠心耿耿,鰲拜當年還受制於蘇克薩哈和布木布泰,所以就把朱國治連降五級,給了一個沒有實缺的空官職讓他滾蛋回家。
可是康熙十分喜歡朱國治啊,清廷官員貪一點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對朝廷要忠心。小小年紀已經擅長帝王心術的康熙,一方面把王熙這類的清官給豎立起來,用來給老百姓看,好像朝廷善待清官,樹立榜樣;另外一方面又重用貪得無厭卻對朝廷忠心的一批人。
清官只能當榜樣立起來給人看的,朝廷真要依靠那些清官,康熙還不放心,因為在他眼裏,清官整天為民請命,似乎有些不把旗人放在眼裏,那些清官甚至可以為了漢人而去治旗人的罪!那樣的人,怎麼可靠?
要知道大清的根基就是旗人,住在京城的旗人是當成鐵杆莊稼養了起來了,在京城這些旗人也鬧不出什麼么蛾子。可是外放外面的旗人,總有人欺男霸女,干點壞事的。
可是旗人欺男霸女,幹掉壞事很正常啊,他們是給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他們才是大清帝國的主人,做點壞事又能怎麼樣?然而那些清官在這方面總是和那些旗人過不去,非要講什麼國法公正,將那些旗人繩之以法才高興。
這也是康熙不喜歡清官的原因。不過再怎麼不喜歡,這些人還是要用的,總得立幾個榜樣給漢人看嘛,讓老百姓看到,這個天下還有青天大老爺,受了冤屈的老百姓還有希望,他們就不會起來反抗了。
而貪官就能和旗人很好的混在一起,哪怕是犯了點小錯,欺男霸女的旗人,貪官都能和他們的關係處理得非常好。
從明朝到清朝,貪官是官場上的主流,雖然說朱國治這般不要臉的人物還是少,這樣的人在官場上得罪人,可是這樣的人最忠心啊。這種人把大部分人都得罪了,連鰲拜都厭惡他,可是康熙重用此人,那麼此人肯定是對康熙特別忠心。
見到朱國治,卞三元雖然心中不喜歡,表面上的面子還是要給的,比較朱國治這次來雲南,肯定是欽差大臣。
&大人,裏面請!」卞三元做了個請的手勢。
走進了客廳之後,卞三元問道:「不知道朱大人為何來到我貴州貧瘠之地?」
朱國治道:「卞制台,下官來雲貴是受朝廷所託,督促吳三桂出兵!如今賊人攻打湖廣,武昌已經岌岌可危!若是湖廣丟失,我雲貴便成為飛地,朝廷的政命都無法送到這裏,糧餉也不能送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