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 第八百二十四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
更新:09-01 19:53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軍事小說
計劃經濟,在後世應該是沒有人不知道的。不過在這個時代卻是一個非常稀罕的東西,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當國社政府出台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候,國內外才會有那麼多的人感到詫異。不清楚這種新的經濟體系究竟有什麼作用,更不清楚究竟能不能成功——————從某種角度上講,或許質疑的聲音相對要多一些。
到是一點也不奇怪,畢竟一個新的經濟體系可不是那麼容易建立起來的。更何況當時的中國還僅僅只是一個非常尋常的弱國而已,在國際上根本就沒有自己的聲望,尤其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推出的那一年,至少在當時,中國與過去那個飽受欺凌的國家還沒有任何的區別。
之後,問題來了…
一個在國際上沒有半點威信和聲望的國家,突然推出了一個看上去似乎很宏大,實際上卻沒有經歷過半點考證的計劃,怎麼可能會有人對其抱有信心呢…
所以,儘管當時國內外都在為國社政府推出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和『七五工程』感到震驚,但是覺得國社政府可能會成功的卻沒有幾個…
甚至就連在國內,質疑的聲音也有不少。
因為根據國社政府的計劃,最新推出的那些項目幾乎全部都是國有的——————國有的…
這類東西在中國並非沒有存在過,比如說前清時期的一些官營企業。從某種角度上講。那些企業便是國有的。再比如說湖北的漢陽鐵廠,這個曾經的遠東第一大鋼鐵廠,曾經也是國有的企業…
然而這些企業成功了嗎?沒有!
為什麼沒有成功?除了市場和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就是當時管理這些企業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政府內的官僚,對於究竟該如何經營一個企業,根本就連半點頭緒也沒有。
再加上當時的中國因為被列強擊敗的關係,對洋貨沒有半點關稅可言。反過來講,國內的貨物不但要承擔着各種苛捐雜稅(國外當然也有,但肯定沒國內的多)。甚至就連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拉運,也需要承擔着『厘金』這樣的稅。
反過來,洋人的貨物在中國的土地上卻不需要繳納任何的稅。
想想看。貨物想要在自己國家販賣,需要繳納無數的稅,而外國人卻可以暢通無阻,甚至就連厘金都不需要繳納。這個世上有這樣的道理嗎?同樣。在這種情況下,兩者又怎麼可能公平的競爭呢…
再加上那些見鬼的官僚,早年中國的官營實業一個接一個的失敗,似乎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當時的一些官僚總是喜歡一頭熱,偏離實際情況。
不清楚這個國家究竟需要的是什麼,反而跑去建一些看上去很重要,實際上自己根本沒有能力消耗。甚至根本就用不上的東西…
亦或者是因為某些原因,使得工廠的生產成本不斷增高。諸如此類。就比如當年的漢陽鐵廠,僅僅只是因為當時的張之洞,就是把工廠的生產成本弄得很高,在沒有關稅保護的情況下,更加無法與洋貨抗衡。
——————————————————————————
當然,實際上嚴紹也曾經犯過這樣的毛病,至少在外人看來是如此的。比如說當年所成立的向山鐵廠,剛開始的時候是年產十萬,後來則是擴大到了百萬左右,如此龐大的產量,可不是當時的安徽能夠消耗的。
而事實上最初的時候,向山鐵廠也的確一直都處於虧損的狀態。如果不是當時嚴紹在海外有着油田等方面的大筆收入,再加上國內的棉紡織廠等經營的都還算不錯,恐怕早就已經堅持不下來了。
不過與那些前清的官吏們不同,嚴紹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他之所以會這麼做,純粹是為了爭取時間。
畢竟在嚴紹看來,時間才是這個國家最需要的,與之相比錢財什麼的都只不過是身外之物——————當然,這也是因為他有足夠的資金,所以才能如此做。
所謂有錢?任性就是如此。
而他的選擇似乎也並沒有出錯,因為正是有了安徽的基礎,之後的七年裏,中國才能如此的飛躍發展。不但單憑當時的中國,想要在山東擊敗日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能獲勝,恐怕也是會發展到類似於後世的,那種把日本人拖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