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侯爺 第一百五十章 八賢王
劉娥心情被攪,也沒心思繼續觀看蹴鞠賽了,她冷着臉道:「老身累了,起駕回宮。」趙禎和一干大臣忙起身恭送,小元王趙吉一臉慌亂地跪在地上,神色複雜地目送太后離去。
有跟小元王親近的大臣小聲提醒道:「小王爺,太后已經走了。」
趙吉望着太后的背影有些失神,聞言皺着眉頭慢慢站起來,他依舊不明白太后為何會生這麼大的氣,找不到問題的關鍵,就不知如何解決,更不知下次如何避免,這讓他有些慌亂,有些不知所措。
趙禎看着他皺着眉頭思索的樣子,嘆了口氣:這個皇弟,心機太深……趙沁兒卻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得意,小元王兄妹素來霸道,這次終於被太后狠狠訓斥了一番!
太后的憤怒離去,使得本來融洽的氣氛有些凝滯,眾位大臣都不再熱情洋溢地談論,偶爾有交談的也是低聲小心翼翼,唯恐被別人聽見。
李策隱約聽到幾個上了年紀的大臣在小聲議論劉娥的身世,這才恍然大悟,史書上記載劉娥出身低微,儘管後來入宮做了嬪妃、皇后,從前的經歷也一直是她比較自卑的地方,這也常常被人拿來詬病,當初有人反對她當皇后,就是以此為藉口。
「咚、咚、咚」很快第二場比賽開始了,蹴鞠場重新熱鬧起來,第二次出場的兩支隊伍是宰相丁謂和樞密使張耆的,兩大重量級人物出場,一下子把官員們的目光重新吸引過來。
「這場球不用看了,一定是宰相贏了。」一名大人小聲嘀咕道。
「你怎麼知道的?」有人問道。
「嘿嘿,張耆跟人精似的,他從來就是老好人,你看他得罪過誰?再說了就憑宰相如今的勢力,誰敢贏他?」那人說道。
「我看未必,樞密院執掌軍事大權,從來都是與中書省分庭抗禮,號稱東西二府,這樞密使沒必要向宰相低頭。」有大臣搖頭說道。
「這你就不懂了,若是換做上一屆樞密使曹彬曹大人,他自然是不懼宰相,可是這張樞密使嘛,嘿嘿……他馬上就要致仕退休了,更不敢跟宰相爭了,不信啊,你們就瞧着吧。」那人得意道。
「范諷,就你明白,總有一天就要栽在你這張嘴山。」有大臣出言提醒道。
原來此人叫范諷,今年四十多歲,是一名諫官,此人也是出了名的大嘴巴,沒有他不敢說的事,也沒有他不敢說的人,也因此才讓他做了諫官。
陳堯佐和張士遜互視一眼,丁謂居然如此強橫,蹴鞠賽連張耆這樞密使都不敢贏他。
李策在一旁暗暗心驚,他只知道丁謂權勢熏天,自己也曾與他較量過一次,而且並沒覺得這老頭有什麼厲害之處,可剛才聽這群老東西說才明白這個丁謂居然讓他們這麼畏懼。大宋的樞密使那可是相當於全國軍隊總司令啊,這等絕對的強權人物居然也忌憚丁謂,甚至連比賽就不敢贏他,這也太他媽慫吧!
這時全場傳來一陣歡呼,李策打眼望去,原來是進球了,好像是丁謂的隊伍,他抬頭望去,丁謂坐在西邊,此時正微笑着捋着鬍鬚,看似好不得意,身旁一干大臣正在極力阿諛奉承。
李策的目光不經意與趙禎撞在一起,他看出了趙禎眼中的不喜,這也難怪,剛才趙禎的隊伍進球,都沒見這幫人拍馬屁拍得這麼賣力,現在宰相的球隊進了球,這幫人就跟過年一樣,看起來比當事人都要高興,這不是典型的諂媚獻寵嗎?而且這風頭直接壓過了皇帝。
丁謂啊,丁謂,不知你是真不知道還是根本就不在乎,盛極而衰的道理,按理說活到你這把年紀應該深有體會了,你卻依然如此張揚,離衰敗也不遠了……李策搖了搖頭,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迷戀權力遮蔽了雙眼啊。
這一場比賽極其乏味,就如同砍菜切瓜,從頭至尾就毫無懸念,最後結束之時,丁謂毫無意外地勝出。
眾大臣都在朝丁謂祝賀,趙禎也象徵性地誇讚了兩句,這時一個老頭,就連鬍子眉毛都已經花白了,他笑着對丁謂拱手道:「宰相的蹴鞠隊高手甚多啊,老夫佩服得緊,這場比賽輸得不冤吶。」原來此人就是張耆,他今年已經快八十歲了,已然是老態龍鍾了。
「哪裏,哪裏,承蒙張大人謙讓。」兩人客氣道。
李策一看這架勢,心下明白剛才范諷說得果然沒錯,這個張耆確實沒膽兒贏丁謂,剛才的比賽明顯是在放水,只是這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