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2773章
更新:02-18 15:24 作者:零點浪漫 分類:軍事小說
測試廣告1第2773章
上一次在日本列島爆發的涉外戰事,還要追溯到1638年海漢與平戶藩的交戰,但當時日本幕府並未參與其中,只是全程作壁上觀,放任海漢軍一舉蕩平了平戶港。筆神閣 m.bishenge.com
當然了,幕府沒有參戰的原因,並不是畏懼海漢武力這麼簡單。平戶島位置偏遠,幕府當時接到消息也根本來不及調兵應對。而平戶港又與幕府力推的長崎港貿易功能重合,平戶水軍的實力甚至比幕府更為強大,已經有了不受幕府轄制的兆頭,所以幕府其實也有借刀殺人,替自己掃除障礙的打算。
海漢見好就收,並未擴大戰場,所以這場戰事對日本的影響並不顯著。要論戰爭規模,其實還遠不如1615年德川家康討伐豐臣家的戰事,交戰雙方的參戰人員達到了二十萬人,那也是德川幕府統一日本的最後一戰。
如今距離德川家康指揮的那場大戰已經過去了足足四十年,幕府在此期間沒有組織或參與過任何的大規模作戰行動,軍事實力大為下滑。以至於王湯姆當年帶着武裝艦隊衝進江戶灣的時候,幕府根本沒能組織起及時有效的抵抗措施,與當初被海漢艦隊兵臨城下的朝鮮國王李倧相差無幾。
就算後來海漢佔了佐世保灣設立軍事基地,駐紮武裝艦隊,幕府也是裝聾作啞,對海漢的行為視若無睹。原因也很簡單,幕府此時既沒有成建制的武裝艦隊,也沒有擁有實戰經驗的高級將領,而海漢此時在東亞地區已經稱霸,就連大明都只能退避三舍,日本又哪有實力去與其展開軍事對抗,最明智的處理方式就是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
但真正讓幕府感到破防的,還是此次隨海漢使團一同進入江戶灣的朝鮮戰船。雖然總共也沒來幾艘,但其規制、裝備、作戰體系,都是與海漢一脈相承,若不是有朝鮮御前大將安道石親自指揮,幕府甚至會以為這是海漢軍在假扮朝鮮人演戲。
干不過海漢可以理解,畢竟那是即將取代大明的強大存在,但軍事實力被朝鮮甩到身後,這絕對是幕府不能接受的狀況。僅僅在幾十年之前,朝鮮還曾險些被豐臣秀吉指揮的日軍滅國,這樣一個鄰居如果迅速崛起,對日本可不是什麼好事。
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既然隔壁鄰居能通過求助海漢來實現武裝力量的迅速升級,那日本當然也可以效仿這樣的做法,無非就是花錢而已。日本已經修生養息了好幾十年,幕府的財政狀況其實還算不錯,拿得出一定的資金來嘗試大規模的軍購。
但即便有花錢的底氣,這個錢應該怎麼花,那還是得仔細盤算才行。所以幕府沒有急於下訂單,而是派了使團到杭州,打算一邊考察一邊擬定軍購內容。
「增山正利在考察過程中提得最多的問題,就是詢問我們所展示的裝備是否賣過朝鮮人。」石成武笑道:「我認為日本幕府的軍火採購標準,就是要以朝鮮的武備水平為參考,朝鮮人有的,他們也得有。」
陶弘方應道:「但朝鮮人從二十年前就開始與我國在軍事領域合作了,日本想要趕上這二十年的差距,只靠採購軍火,恐怕很難實現目的吧?」
哈建義道:「這個問題,我在舟山的時候也向對方問起過,幕府的想法其實與我們準備提供的方案不謀而合,在採購軍火的同時,由我國提供相應的軍事技能培訓,協助幕府組建新軍。」
寧子敬問道:「對方就沒要求我們同時轉讓裝備的製造技術嗎?」
哈建義道:「當然提了,但這個要求不太可能實現。」
朱子安好奇道:「難道是轉讓價格高昂,對方難以承受?」
哈建義道:「這只是其一,主要原因還是我國並不打算向日本轉讓相關的製造技術。」
朱子安追問道:「那為何朝鮮國當初能得到一些武器裝備的製造技術裝讓?」
哈建義解釋道:「首先朝鮮與我國結有盟約,兩國關係和日本不可同日而語。其次朝鮮當年能得到這樣的安排,那是用了國內的礦產開採權來換的。如果只是想要用錢來買下這些技術,那也一樣行不通。」
朱子安恍然道:「以日本的貧瘠狀況,大概是開不出什麼有吸引力的交換條件了。」
對於海漢來說,推進實現工業化是既定的發展路線,而礦產就是現階段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