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
更新:09-05 04:48 作者:淡墨青衫 分類:軍事小說
「真是漂亮!」朵兒由衷的道:「京營兵校閱時,不過如此!」
京營兵可謂是大明具甲最好的營伍了,後世有一張圖畫就是嘉靖年間校閱京營時的情形,那些京營的將士騎在高頭大馬上,將領戴鳳翅盔,穿鐵鱗甲,胸前護心銅鏡,手中拿着的是長槍或紋眉刀,數百數千人策馬奔馳在京郊的大地上,那種威風凜凜,叫人一見就感受至深。
當然嘉靖年間的京營也是完全的樣子活,根本毫無戰力了,俺答汗率部下突破邊防,直入京師城下,帳面上還有二三十萬人的京營兵根本無力出戰,只能龜縮城中防守,嘉靖因此怒斬兵部尚書,可殺人也解決不了問題,京營兵還是崩壞下去。
鎖甲也是京營兵的標準配裝,數量很多,在校閱時將校穿鐵鱗甲,普通的士兵也是棉甲或鎖甲,朵兒曾經被將領帶入京師參加校閱,對京營兵的校閱時的情形十分了解。
「我說錯了。」朵兒緊跟着又道:「京營兵不過樣子活,比咱們差太遠了!」
「威武雄壯,以此為甚!」孫敬亭滿心歡喜的道:「這一下咱們的弓手可真不能輕易叫人看到,這比邊軍營兵要厲害的多了!」
眼前的情形,確實叫人感覺無比的震撼和自豪。
軍中原本也有一些鐵甲和棉甲,多半是被騎兵給分了,就算這樣騎兵那邊也是叫喚着鐵甲太少,不利對沖,少量的甲冑是分給了鴛鴦戰兵小隊,不論是小規模的激戰還是大型會戰,這些跳蕩戰兵肯定是沖在最前頭的銳兵,也被稱為「死兵」,他們的死傷率很高,承擔着要驅趕敵人死兵,穩固大陣的重要作用,所以有好的甲冑當然也是先分配給戰兵。
有限的甲冑分的七零八落,一千多人聚集出戰時根本看不出什麼來,眼前這幾十人穿着形制相當一致的鎖甲,銀光燦然,自是叫人感覺震撼。
「對了,」孫敬亭道:「鎖甲沒給戰兵嗎?」
軍令司的職掌並不管制造和分配鐵甲這一塊,所以孫敬亭才會震撼,也會有這樣的疑問。
最少在他看來,眼前的鎖甲實在太好了,用的全部是最上等的精鐵,圓環都是用拉絲機用勻力拉出來的,鐵環被打磨的很光滑,鑲嵌搭扣的很嚴實,可以說,光是這些鎖甲的防護力,恐怕比大明邊軍現在主流的棉鐵甲就要強出很多,比起普通的輕型的對襟型只防護上身的鐵甲來說,這鎖甲的防護力應該也差不到哪去。
在場的人都知道,一領製作完成的鎖甲,用到的圓環越小越多,就代表鎖甲越輕和防護力越強,穿在身上感覺輕和軟,雖然重量也在十斤以上,但絲毫不影響穿戴者的行動,每一領鎖甲都是一樣的工序,如果不是用了水力拉絲機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合格的鐵絲,恐怕就算兵器局使出吃奶的勁,一個月也制不成幾領。
鎖甲的製作工序和所需時間,並不比鐵鱗甲要少,而如果工序不到位,在防箭射上頭還不如鐵甲,在中國古代至今又是強弓勁弩層
(本章未完,請翻頁)出不窮,加上工藝不過關,這使得扎甲和鱗甲才是主流,鎖甲到元明時期才漸漸裝備,不過仍然只是輔助型的鐵甲,並沒有成為主流。
眼前的鎖甲,每領都用了大量的細小鐵環,工藝十分出色,這代表穿着輕盈而防護力充足,哪怕是孫敬亭也看的出來,眼前的鎖甲肯定還是不如鐵甲,但相比那些鑲嵌鐵葉的鐵棉甲來說,這鎖甲又強的太多太多了。
張瀚也是一樣的看法,如果遼東那邊有這樣工藝水平的鎖甲,那些建奴恐怕也不會把鎖甲當大路貨,只有旗下的余丁才會穿,或是穿在棉甲裏頭了。
「戰兵分兩種,」張瀚向孫敬亭解釋着自己的最新想法:「一種是山地戰兵,咱們山西和大同多山,這種戰兵會配發鎖甲,同時訓練山地做戰,這一次打仗的經驗就很寶貴。另一種是重甲戰兵,需要戰技最強,體格最好的士兵來擔任,他們是披堅執銳走在大陣最前的銳兵,不僅要面對敵人的死兵和銳兵,也要面對可能突然而來的騎兵突襲,所以他們要披重甲,現在已經弄了幾領六十來斤的全身甲給他們訓練用,鎖甲當然不發!」
全身甲並不是山文甲或對襟型的鐵甲,張瀚已經見過那種甲,每領都在五十斤以上,兜鍪是精鐵所制,光這鐵盔就很沉重,然後是包圍着頸部的鎖甲部份,然後是搭扣型的上半身甲衣,包括鐵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