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
更新:09-05 04:49 作者:淡墨青衫 分類:軍事小說
蔣奎向馬車裏坐着的李國助道:「大公子,這裏也是往京師的官道,也是太行八徑軍都徑的隘口,咱們是從飛狐徑過來,靈丘的鐵器,是從井徑出去,那裏是一條直道過山,比從這裏走要方便很多。 」
李國助坐在舒適的馬車裏,腳邊有銅暖爐,手裏也拿着一個銅爐,就算這樣,他也凍的縮手縮腳,臉上和手上都起了凍瘡……倒是沒有人取笑李國助嬌弱,蔣奎等人都去過海上,倭國近海地方不象蝦夷地,氣候要暖和的多,特別是台灣和澎湖兩處,就算是在小冰期氣候也低,到底還是要比山西這裏溫度高出許多。
蔣奎在四月去過一次日本,後來折返天津,叫他意料之外的就是天津港口已經有大量的貨物儲存,船隻一到,只用了一些時間做維修和保養,接下來就又是下海,這一次還是兩艘船,並且沒有下江南,而是直抵倭港。
張瀚的魄力很大,當然也是他深知海貿的重要性,這個時代就是航海的大時代,也是殖民地的時代,更是全球貿易的開端,這時候的北美,澳州,加拿大,整個南美,南亞,東南亞,非洲,這些地方要麼已經是歐洲的殖民地,要麼也是准殖民地,各國都是爭先恐後的搶掠這些地方的財富,用來做本國工業化的發展,其後的二百年,全球絕大多數財富都被歐洲和北美獲取,十九世紀英國就開始進入近代,一八六三年倫敦就已經通行地鐵,那時候中國人連火車是什麼樣還不知道。
這個時代就是步步爭先的時候,華夏已經落後了一些,好在有李旦這些人在,國家在外海的地盤還在,元氣尚存,華人在東南亞也有大量的人口和地盤,海面上中國人的實力也很強勁,白皮佬也覺得中國是文明國度,是強勁的對手,不乏尊敬與合作。
就算不為別的,為了海貿的利益,張瀚也是不得不加大投入和深化佈局。
他所需要的就是早期的消息,用來推導南洋的局面,貿易的利潤率高低,未來的回報,還有更詳細的各國在南洋等地的海上和陸地上的實力,蔣奎的返回,恰好替張瀚開始補課,也幫助他下了更大的決心。
兩艘海船當然還是雇來的,運送着二十萬的貨物在六月中旬駛向日本,這次走的北方航線,速度更快,李旦父子在接到這兩船貨物後,終於下了與張瀚認真合作的決心。
八月時,李國助動身起行,帶着蔣奎和溫忠發王璋等人先到台灣,見了顏思齊,說明了和裕升要在笨港建寨之事,顏思齊當然並無意見,地盤是李家讓出來的,他只要認可這一夥外來人進來笨港就可以。
澎湖在萬曆年間曾被荷蘭人短暫佔領過,後被大明水師驅走,春夏之交時澎湖處於淺水期,駐紮的水師返回福建,在蔣奎等人上島時,島上只有一些漁民,還有一些漁民建立的村落,沒有城鎮,村落的房舍除了少量石築外,多半都是木製,這種屋子很害怕颱風,不過漁民除了少數久駐澎湖外,多半也會在颱風期返回福建。
蔣奎等人在台灣和澎湖等地的經歷也是叫他們大開眼界,當時的台灣有兩萬人左右的漢人移民,澎湖只有幾千漁民,地方十分富裕,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極為豐富的各種資源,熱帶地方的農作物長的特別茂盛,產量很高,那些土人不需要怎麼辛苦就能獲得吃食,包括天然的能食用的植物水果,各種獵物,漁獲,這叫蔣奎他們感覺無比羨慕……台灣這樣的地方,足可以「寶島」相稱。
「蔣兄弟,」李國助雖冷,精神卻也是很好,當下拿蔣奎取笑道:「看你這樣子真是歡喜,你不是說更喜歡台灣麼?」
「台灣是好啊,光是鹿群俺就見過好多個,一群就幾百頭,這在咱們大同根本不可能。」蔣奎坦然道:「氣候也暖和,種的甘蔗又多又甜,榨出好多白糖!咱們大同這邊的人過的太辛苦了……不過,到底這是家鄉!」
李國助理解的笑笑,但故土難離這信條對福建人不是那麼牢不可破……南洋地界,不論是馬尼拉還是馬六甲,或是巴達維亞,到處都有移居並紮根下來的華人,這股移民朝還是從南宋時期就開始,到此時整個南洋地面已經生活着過百萬的華人,而且這些華人都是以福建人為主,廣東人次之的局面。
「這都是第幾個車隊了?」
李國助和他的部下們的注意力又被龐大的車隊給吸引了。
眼前又是一個過百輛大車的車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