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漢民
更新:09-22 16:15 作者:淡墨青衫 分類:軍事小說
一路上不少土著都看到了張續文,很多人嘴巴微微張開,不怎麼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在西班牙人兩次屠華時,荷蘭人也對本地的華人進行排斥和壓迫,殺死的人也不少。
華人從南宋時期大規模移民,在呂宋是以新移民為主,是漳州和泉州的福建商人滯留在呂宋,慢慢形成了大規模的聚居地。
而在巴達維亞等地,則以幾百年前的宋代移民,還有禁海時期冒險出海的大明移民為主。
幾處地方都有大量的漢人定居下來了,已經徹底成了海外之民。
隨着張續文馬車的行進,不僅是土著在圍觀,不少漢人居民聽到了消息也從各處趕來,通往總督府的大道很快被人群擠滿了。
四周的店鋪商行很多,有很多是荷文標識,更多的則是漢文漢字,華人比土著能吃苦,在經濟上很抱團,互相支持,在幾百年移民的時間後也出了一些大家族,以經商為主,逐漸控制了當地的經濟命脈。
呂宋排華,印尼排華,這些都是有內在的原因,除了文化衝突外,漢人一直不肯融入,經濟上的衝突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漢人的缺點就是兩條,第一不肯自己主動擁有武力來對抗敵意族群,導致被人如羔羊般的殺害而無還手之力。第二就是不肯主動介入政治,結果被敵人用政治手段持續的打壓。
漢人就是經濟動物,吃苦耐勞,喜歡攢錢,擴大買賣,再攢錢,再擴大……這樣下來,幾百年時間控制當地低等文明的經濟命脈,並不出奇。
相對而言,此時的歐洲人就是更高等的形式。他們有錢,控制貿易,獲得巨利,還有槍炮,能役使土著,獲得當地的人力物力。
這是更高層次的玩法,一直到幾百年後,漢人在東南亞還是很強,一些大家族仍然是億萬巨富,但世界的規則還是歐洲人建立起的那一套,本質上沒有太多的變化,只是強力殖民變成了自由貿易的形式,而弱勢的國家還是被人用各種手段收割,貨幣,金融,方法有的是。
張續文打開車窗,向窗外的漢人商人和居民揮手問好。
在人們眼中這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頭戴展腳幞頭,穿着繡着小科花的長袍,似乎比傳統的長袍要短一些,顯得更幹練一些。
腰間玉帶也收束了,不是純粹的裝飾。
人們的驚奇不是張續文的年輕微笑着揮手的態度,而是他的這一身衣袍是正經的官袍,正經的大明官員的袍服!
大明官袍分多種,有禮服,祭服,公服,常服等多種,還有忠靜冠服等等。官員們最常穿的當然是常服,常服是烏紗帽,圓領長袍,胸前背後都有補服,用補服和帶飾的不同,還有袍服的顏色來區分品級。
補子的形制是分文武兩途,文官從仙鶴到鷺鷥不等,而武官則是獅子黑熊等不同的獸類。
衣冠禽獸在早年不是罵人的話,是指官員的穿着打扮。
張續文穿的不是常服,而是公服,一般來說是朔望日穿着,或是有什麼重要的活動和節日才會穿着。
這身袍服,帶來的衝擊不亞於開來一支艦隊!
故宋棄民,大明棄民,一般來說遠離華夏到異邦居住的人都會有成為棄民的自覺。他們也是沒有辦法,闖海的人用九死一生來說並不算太誇張,能在故鄉很好的活下去,誰願意冒除去海上遠航?
到了異國他鄉的人,開始肯定是極為孤獨和被排斥,甚至是被欺凌的存在。
慢慢的族群擴大,生活也好過了,但對故鄉的思念卻是一直沒有停止過。
國內的家族也會送一些圖形影像過來,由海外的遊子建立祠堂供奉。
眾人對張續文穿的官員袍服再熟悉不過了,而且張續文相當年輕,穿的卻是一襲紅袍,這是大明高品官員的穿着,這就是更加的罕見和不可思議了。
在馬車兩側是兩個中隊的和記士兵。
天藍色的軍袍,紅色的圓帽,飾紅纓,手持火銃,橫在戰馬之前,腰間繫着腰刀,加上黑色的皮靴,一種整齊劃一的威武氣息撲面而來,令人感覺震撼與激動。
這些可是典型的漢家兒郎組成的軍隊,自有漢人移民至此之後,數百年間,第一次有漢家軍隊至此!
不少老年人忍不住哭出聲來,仿佛受人欺凌的遊子,見到家人之後就忍不住悲泣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