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明 451 血色秦川
ps: 感謝風雲ty、a4530080、504市長、翰林緣、rabit2011的月票,謝謝rabit2011的捧場!
ps:不知道今天怎麼了,一下好多書友投月票,有些沒看到就被刷過去了,也不知道從哪裏去看歷史記錄,只好一併謝了!
pss:看到江宣景的更新票,真是很遺憾,今天下午和晚上都有事要辦,回到家可能要24點了。因此今天只能兩章,這章趕出來原本是定了晚上更新,那現在就發了。看明天有沒有時間能多寫點。
而這一點,卻是胡廣與他人不同的地方,也是叫天軍與其他任何軍隊不同的地方。
不過,要是胡廣知道洪承疇下達了格殺命令的話,就可能會犯難了。
不出兵吧,大多數流賊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是被迫的,他們就將死在官軍的屠刀之下;出兵吧,就有更多的百姓會遭流賊之殃。
也幸好他不知道,因此一切都以他最初的打算在準備着。
眼下的秦地,正如特局情報人員的報告,延綏邊軍將領們正猶如嗜血的餓狼,聞風撲向一個個亂民聚集的地方。
每一支流賊,或多或少都能搶到大量的物資和財富。當然了,這些東西都掌握在賊首手中,也是用這些東西控制着不像軍隊的軍隊。
在眼下邊軍還很少加入流賊的時期,雙方的戰鬥力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延綏地區的邊軍,兵力又足夠多,圍追堵截之下,只要被官軍能咬上,除非了極少一部分人能逃脫之外,流賊軍中所攜帶的物資和財富全都落入官軍手中。
更為可怖的是,所有流賊一律格殺,不接受投降,不知道秦川大地上一下多了多少冤魂。多少無奈的百姓家破人亡,先是遭了流賊的殃,然後又碰到了官軍的屠刀。
陝北的人口,在延綏邊軍開始行動之後。一下便銳減。除了縣城以上的城池之外,多數村落已是人去樓空,或成了一片白地。野地里,到處都是累累白骨,渾然像是一片鬼蜮。
陝北的流賊中。來不及逃走的,就只好擇險要之地據守。但是,只要道路平整一點的地方,官軍便能運來大將軍炮。
這種火炮的威力,又那是普通流賊所見識過的。一炮之下,猶如雷公降臨,震耳欲聾之下,砸得亂石橫飛,**稍微碰下便成了肉渣。
最為關鍵的是,對於官軍擁有的大將軍炮。一般的流賊只能用少得可憐的弓箭抗衡,完全成了一個被動挨打,還不了手的局面。
不用多少時間,一處處原本以為的險要之地便被官軍轟破,而後屠戮一空,只剩下屍山血海。
一封封捷報,由北往南從延綏巡撫府送往三邊總督府。楊鶴一開始很是高興,各地都是焦頭爛額,唯有延綏巡撫所轄,時時傳來捷報。真不枉了自己舉薦洪承疇之意。
他衡量了各地的亂民情況後,覺得回頭把洪承疇派往其他各地再行剿匪,必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局勢。
如此想着,楊鶴便開始着手給朝廷、給崇禎皇帝寫奏章。
他身為三邊總督。自然也思考過這次大規模民變的前因後果,因此在他在奏疏中寫道:「盜賊之起,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無奈成賊。臣思至此,唯有施以招撫為主、追剿為輔之略。一則展天恩之浩蕩,顯陛下君父之慈悲,二則輔以雷霆手段,震懾不軌之徒,如此可早日定秦川之亂……」
寫完之後,他便放在一邊,只等局勢稍微得到控制之後,便發往京師。
畢竟楊鶴也不傻,要是局面一塌糊塗,他這策略就不好用,必須要在可控範圍之內,這樣他才有底氣向朝廷要錢要糧。
可是,到後來隨着延綏巡撫的一封封捷報到來,他的眉頭就皺了。這剿匪所殺的人數是不是太多了,要是把人都殺光了,如何恢復農事?
他不知道,報給他的捷報中,那些記功的人頭數已經被洪承疇減去一半多了,否則楊鶴第一眼便能看出洪承疇用得是格殺勿論之策。
可就算如此,前後幾封捷報一結合起來,也是超出了楊鶴的底線。他先是寫了一封私信,快馬傳給遠在陝北的洪承疇。
而後想想還不放心,便又傳來陝西巡按御史吳煥,和他商量後,讓他專門往榆林去走一趟。
這吳煥一路北行,進入延綏境內後,總算鬆了口氣,沒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