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天下 第十三章 硝煙 第四節
更新:08-15 03:22 作者:六合木木 分類:玄幻小說
readx; 「侯爺,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您親自前去指導了!」新任韓府總管,也是自己的弟子楊豐,親自把師父交代的任務,皇上新賜宅邸的改造建設工作終於完成了。今天是在喬遷之前,特意請師父前去視察的。
「其實說起來,對於堪輿之學,還是金道長他們來的精通一些,師父我可是很少涉獵的。再說了,憑藉地勢,因地制宜,不違常理,符合自然,就是很好的風水,沒那麼多講究的!」吳仁義,身軀的主人韓壽韓侯爺,韓將軍兼尚書,最近可是忙的不得了:白天要處理所兼職責,既要朝會,又要到衙署辦公,處理突發事件,安排值守;又要指點新組成的兩營羽林騎的訓練。到了晚上也不消停:先是與元帝計劃第二天的工作,研究解決一些突出問題;然後分三步指導元帝、兩名特別貴人、冷宮數女,甚至是皇后等人的修煉,幾乎成了機械人一般連軸轉。
好在最初的驚險已經渡過,司馬氏兩大巨頭已經扳倒;司馬家族最為理智,最為陰險的新一代弟子中的司馬攸已經病入膏肓;在外帶兵的幾個危險人物全部集中到了京師;老一代碩果僅存的司馬孚等人還算理智,估計不會跳動後生晚輩鬧事。鑑於這種形式,日夜忙活着的吳仁義決定,整修好府邸,將這具身體的主人老母親等人安置妥當之後,必須的閉關一段時間,否則身體會出問題的,因為近兩天總也感覺元嬰不夠精氣十足,手腳的指揮系統也變得比原來遲緩了一些。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決定,明確說是因為幾天之後的閉關行動,竟然差點釀成大禍,丟失了取得的所有成果,這是後話,下一節繼續講述。
話說根據吳仁義的佈局,元帝親自下詔,在全國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文武推舉大考,吳仁義冠名為「科舉」。科舉的程序並不複雜:首先以縣鄉里亭為基礎單位,經過半月時間篩選,各縣選拔出有文武才能,有道德品行,有其他各種奇技淫巧着十多名,於八月底之前匯聚到各州府所在地,舉行一次篩選。各州府篩選出總人數的一半員額授予「舉人」稱號,然後由官府負責衣食住行等所有生活管理,及時送往京師,再由三公從各衙門挑選精幹力量,對這些「舉人」進行一次分科考試,稱為「會試」。
考試的錄取限額在舉人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考中者由朝廷授予「進士」出身,並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檢驗之後授予不同的管理職務。
同時,根據會試成績,皇帝可以擇優對其中的佼佼者進行單獨的考試選拔,稱之為「殿試」。殿試取得優勝者,由皇帝親自授予「進士及第」「天子門生」等稱號,並且優中選優,取出殿試最為優秀的文武人材等,授予上中下三甲。其中上三甲又按照名次被冠以「狀元」、「榜眼」、「探花」等名號,直接任命為重要職務,給與一系列殊榮或者特權。
詔令既出,全國譁然。有的大聲稱讚,有的自然是極力反對。稱讚者多來自於低層,出身貧賤,仕途無望的寒門子弟,因為以往的選官制度,無論是「門蔭」(按照門第世襲)還是「九品中正制度」,都是高門大戶出身的子弟,才有當官資格;即便是大漢朝曾經推行過什麼「察舉」和「徵辟」制度,但是真正被舉薦的寒門弟子可是少的可憐。
三國時代,曹操曾經發佈過「唯才是舉」的命令,一批優秀人才被搜羅到門下,而多數人也是有學問,或者有才智者,貧苦出身的讀書人可是罕見。
新定的「科舉制」可是明文規定:參與科考者無論門戶貴賤,出身高低,首先打破了門蔭制度,為大量仕途無門的貧寒子弟提供了一個大好機會,怎不讓他們興高采烈,積極響應。
反對者是誰?自然是那些門第出身好,生兒優則仕的權貴。但是政府說了:你反對什麼?朝廷一暫時沒有廢除門蔭制度(言下之意是以後何時廢除就難說了);二也沒有不允許你參加科考,只不過是新辟了一條選官的路子,尤其是還是一條正大光明,公正合理,利國利民的路子而已。
正在新政策逐步推開的時候,一件令朝廷震驚的大事發生了:荊南都督司馬亮(原本歷史上的汝南王);征西將軍司馬駿;鎮北將軍司馬倫等幾個在各地掌握軍政大權的實力派聯合發佈了通告:「皇帝之側出現奸佞,迫害忠良,禍亂朝政,我等聯合興義兵,目的是『清君側』,誅奸佞,恢復國家安寧!」
看看,人家說的多么正確,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