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軍工 第兩百九十九章 匕首變屠刀
甘!肅的金!昌與內!蒙古的白雲!鄂博號稱中國兩大有色金屬冶煉支柱,很大一部分軍工生產體系正是靠着這兩大基礎支柱才得以建立、發展、直至成長為後世巨無霸級別的軍工複合體!
因為他們一個是名副其實的鎳都,而另一個則是享譽全球的稀土之都。
稀土自不必說,號稱軍工材料基石中的基石,特別是隨着科技革命的到來,稀土的價值更是逐步凸顯出來,大到航空母艦,小到拇指大小的晶片;從外太空的航天飛機、宇宙空間站,到深潛海底的核潛艇,都離不開稀土這個核心材料。
至於鎳的重要性,儘管沒有稀土那般廣泛,但對特種合金鋼卻是最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因為在合金鋼中添加鎳,便可大幅度提高鋼材的機械強度,用量不需要太多,只要將比例控制在2.94%到7.04%之間,就能夠令冶煉出來的合金鋼機械強度達到52.2千克平方毫米到72.8千克平方毫米之間的高品質水準。
而如此強有力的合金鋼正是裝甲鋼、炮鋼、軍艦用鋼等等重型武器裝備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製造材料,正因為如此,從二戰時起,鎳便作為各種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成為各主要軍事強國的國家儲備之一。
而缺乏鎳儲備的國家,便等同於失去了強化鋼鐵的利器,不但難以支撐戰爭,甚至還會被人打得一敗塗地,納!粹德國便是最好的例子,由於戰爭的強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使得德國戰前儲備的鎳原料不到兩年便被高烈度的戰爭消耗殆盡。
無奈之下,德國人只能將裝甲鋼、炮鋼等基礎材料做的更加厚重,從而希望用超強的厚度來彌補失去鎳之後,合金鋼的基本機械強度,而這也導致了戰爭後期德軍坦克裝甲越來越厚重,重量隨之攀升,最終使得動力系統不堪重負,實戰能力十分低下,究其原因都是缺鎳惹的禍。
正是看到德國的失敗例子,戰後以美蘇兩大超級強國為核心,對鎳的重視提高到了國家層面的戰略高度,在瘋狂儲備鎳礦資源的同時,也開始加緊研製含鎳的特種合金鋼,於是一系列諸如美國的4034合金鋼,蘇聯的75Л合金鋼等堪稱經典的含鎳合金鋼橫空出世。
旋即被應用於坦克製造,火炮研製,艦艇研發,乃至潛艇修造等一系列軍工生產領域,直到數十年後的21世紀,還能在m1主戰坦克,m109自走炮;t—90主戰坦克,bmp系列步兵戰車的身上看到4034合金鋼和75Л合金鋼的影子。
由此可見這種含鎳合金鋼對一**工生產的重要意義!
然而可悲的是,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一直被認為鎳資源匱乏國,不過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太過在意,因為當時中蘇正處在蜜月期,很多軍工原材料都是由蘇聯提供,而這其中便有堪稱經典的75Л含鎳合金鋼。
基於此,中國生產了解放牌汽車、59式坦克、54式122mm榴彈炮等等一大批武器裝備,以至於連剛剛起步的核工業,也準備利用75Л含鎳合金鋼,製造實驗反應堆的安全壓力殼……
只可惜好景不長,隨着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盛行,中蘇兩國由蜜月轉為敵對,1960年蘇聯更是不經通知突然中斷所有援助,並撤走全部駐華援助專家,剛剛建立起來的中國工業體系,被蘇聯這麼一折騰,登時陷入絕境。
一些大型項目停滯倒沒什麼,只要手裏有圖紙,還可以拿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再次上馬還有希望,可要是缺乏最基本的原材料的話,那就跟直接斷糧沒區別,就算有圖紙也沒辦法,沒材料什麼都做不了。
而這其中最嚴重的便75Л含鎳合金鋼的嚴重匱乏,直接導致包括59式坦克,新式152mm榴彈炮,新式57mm高射炮,等等一系列或量產,或再研的武器裝備陷入停頓,甚至就連正在加速推進的核計劃也不得不暫時停止,沒辦法,75Л含鎳合金鋼已然成為中**工的骨骼,骨骼垮了,剩下的一堆肉自然是連動一下的能力都沒有。
為此,中國不是沒有組織過相關科技人員,開展對75Л含鎳合金鋼的仿製工作,可當科研人員好不容易測量出75Л含鎳合金鋼中各項金屬原料的配比後,方才發現,其中最關鍵的鎳,卻是這個古老國家最為缺乏的東西。
無奈之下,中國只能一面在全國範圍內探尋鎳礦,一面利用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