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系統回大唐 第七十八章 鋼鐵五年計劃
「不知清泉這個所謂的規劃能不能說的再詳細一點。」房玄齡站出來說道,比較張楠說的這個規劃似乎和自己的關係比較緊密,所以房玄齡問道。
「自然可以。」張楠笑着說道。
「所謂的規劃,意思就是個人或組織制定的比較全面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和考量,設計未來整套行動的方案。」張楠面不改色的把從系統中查出來的名詞解釋緩緩的念了出來,此話一出,滿堂皆驚,因為實在是太專業了,李二一臉驚奇的望着張楠,仿佛發現了新大陸。
「哦,這麼說,就是計劃嘛,也就是所謂的謀而後動。」李二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
「對,沒錯,臣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臣才問皇上,對於未來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張楠說道。
「這個自然是有的,怎麼會沒有呢?這修建軍校,提升我們大唐的國力,這不都是計劃嗎?」李二反問道。
「這個自然也算是計劃,只是太缺乏規律性,臣有一個計劃,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清泉說便是,朕對清泉你的想法還是很感興趣的。」李二說道。
「好,那臣可就說了。這個計劃,臣把它暫時定名為『大唐雄起計劃』,主要分為內政,商業,軍事,科技三個方面。」張楠說完頓了頓,發現所有人都是一副興致勃勃的模樣,仿佛大家對張楠的這個「大唐雄起計劃」十分的感興趣,於是張楠繼續說道。
「首先談談科技這一方面,所謂科技,例如這個連發弩,就屬於科技的一部分,不僅僅是這個連發弩的結構,這個弩的材料,鋼材的打造,都屬於科技的一部分,敢問皇上,我大唐一年的鋼鐵產量有多少。」張楠問道。
「這......如果加緊提煉的話,一年我大唐的鐵產量大概在千萬斤左右吧。」李二想了想說道。(唐初一年鋼鐵產量大概為5000噸,1噸=1000kg,1kg=2斤。)
「不夠不夠,遠遠不夠,這實在是太少了。鐵幣、鋼鐵武器、農具、鹽鍋、釘子、船錨和盔甲哪一樣不都需要鋼鐵的供應,皇上還記得我給你說的工業嗎?」張楠搖了搖頭說道。
李二點了點頭,示意自己還記得。
「鋼鐵號稱工業糧食,對於工業來說,沒有足夠的鋼鐵產量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談。」張楠說道。
「哦,這還少嗎?不知清泉認為這鐵到底多少才算多呢?」李二奇怪的問道。
「額,這個,我算算啊,這個我引入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啊,這兩千斤,咱們算為一噸,我覺得至少鋼鐵的年產量要到十五萬噸吧,至於是多少斤,這個,皇上原諒臣的算學不好,算不出來。」
「這麼多,十五萬噸。」崔紹身為戶部尚書,算學雖說不差,可是面對如此大的換算,崔紹完全算不出來了,只知道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多嗎?我不覺得多啊?」張楠一副奇怪的樣子,張楠還是拿出宋朝的鋼鐵產量來說事,這要是說出來現代鋼鐵的十幾億噸產量,那估計能把李二嚇死。
「這還不算多嗎?張大人有所不知,這煉鐵哪有那麼容易,這一個步驟有問題,或者火候的把控不到位,這很容易出現浪費,我大唐一年有千萬斤的鋼鐵,委實不算少了。」工部尚書韋天物苦笑着說道,看來他把張楠當成了何不食肉糜之輩了。
「那是用的煉鐵方法有問題,用我的方法,絕對的管用。」張楠胸有成竹的說道。沒錯,張楠想到的就是高爐煉鋼法。
儘管現代世界各國研究發展了很多新的煉鐵法,但由於高爐煉鐵技術經濟指標良好,工藝簡單,生產量大,勞動生產率高,能耗低,這種方法生產的鐵仍佔世界鐵總產量的95%以上,所以張楠才敢說這種話。
「不知張大人又和良方,居然能練出如此多的鐵出來,這本官可要好好的學習一下了。」韋天物問道。
「這個不急,方法我自然是有的,韋大人且聽我說完計劃。」張楠說完拱了拱手。接着說道:「所以對於煉鐵來說,我要提出第一個計劃,也就是五年計劃,在五年之內,要把我大唐的鐵產量提到我剛剛說的那個數字,也就是十五萬噸。」
此語一出,滿堂皆驚。
張楠可不管這些人震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