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中英一席話,可謂是一語點醒夢中人,秦海明白了自己想要卡住材料學院裏的學者是不可能的,如果執意要這樣做,最終只能是連自己在圈子裏的好名聲都一塊賠上,絕對是得不償失的舉動。
幾年前,國家財政困難,拿不出錢來搞科研,科研人員在各級領導的眼裏只是負擔。在這種情況下,秦海建立材料學院,把這些生活拮据的學者挖走,對於各個高校、科研院所來說,算不上什麼損失,反而有一種減輕了負擔的解脫感。
至於那些被挖走的學者,在原來的單位里拿着低工資、住着筒子樓,到了材料學院能夠拿高薪、住豪宅,自然也是對秦海充滿感激之情的。
所以,在那個時候,秦海在科研圈子裏頗有一些及時雨的美名,即使是像楊新宇這樣眼光長遠的官員,也不得不承認秦海的作為是有益於國家的,屬於一種為國分憂的舉動。
時過境遷,經過這麼多年,國家的財力逐漸豐盈,國際高技術競爭的壓力也迫使政府和企業開始重視科研,當年被他們棄之如敝的那些學者,現在都成了香餑餑,誰都想抓幾個放到自己鼻子底下,忙時幹活,閒時養眼。
而學者們自己呢,經過在材料學院的幾年,他們一個個也都掙了些錢,溫飽不再是問題,開始有閒心關注自己的名氣和地位了。相比之下,材料學院這座廟雖然香火頗旺,但神格顯然是無法與科學院、華清、京大之類的單位相比的。說得市儈一點,如果想評個院士、長江學者、傑出青年之類,材料學院能落着幾個名額?相比那些留在原單位的同事,這些跳到材料學院去的學者在這些年出的成果是更為輝煌的,此時帶着沉甸甸的論文回去,足以亮瞎眾人的雙眼了。
在這種情況下,秦海如果要打感情牌或者制度牌,卡着這些學者不放。只能是把大家都給得罪了。那些想要人的單位都是有些來頭的,到時候拿着中央批文下來要人,秦海也只能放手。與其落個裏外不是人,還不如自己主動一點。聲稱來去自由,沒準還能掙回一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好名聲呢。
像閻順成這樣的學者,當年是得過秦海不少好處的,說秦海有大恩於他們,也並不為過。如果在他們離開的事情上秦海沒有作梗。那麼這份恩情就算是永遠欠下了。寧中英說得對,這些人總體來說是有良心的,日後他們在各自的單位里隨便給大秦集團還一點情,也足以彌補他們的離開所帶來的損失了。
想明白了這些,秦海一下子就輕鬆了。至於後面該怎麼做,就不需要寧中英再教他了,他有足夠的智商來把這件事做得盡善盡美。
秦海在平苑呆了兩天,陪伴了一下自己的父母和岳父岳母,然後便啟程進京了。他既然已經打算要把學院裏的學者歸還回去,那就要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地等着別人找到自己門上來。
「你說什麼?把閻順成還給機電研究所?」
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楊新宇瞪大眼睛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秦海,詫異地問道。
有關調閻順成回機電研究所的請示報告,在楊新宇手裏已經放了很長時間了。這份報告是由機電研究所方面自己提出來的,裏面大大小小列了七八條理由,最重要的一條雖然沒有寫出來,但楊新宇卻是心知肚明的,那就是現在國家的重大課題越來越多,而機電研究所人才匱乏,無力承擔。所里的領導抓耳撓腮,不得不打起了閻順成的主意。想請他回來挑這根科研的大梁。
從內心來說,楊新宇也是非常希望閻順成能夠回來的,雖然秦海的材料學院也能夠承擔一些機械部系統的課題,但人家麾下的人馬。總不如自己的手下用得順心。閻順成這些年成果斐然,名氣遠勝於當初離開機電研究所的時候。楊新宇當年就非常欣賞他,到如今就更是充滿期待了。
然而,拿着機電研究所的這份申請報告,楊新宇卻像拿了一根燒紅的炭條一樣,手上和臉上都火辣辣的。他想不出自己該如何向秦海開這個口。
想想看,這麼好的人才,自己當年給不了好的待遇,弄得人家差點想出國、下海。是秦海拿出自己私人的錢,把這些人才養了起來,給他們待遇,給他們創造科研條件,使他們的學術研究不至中斷,這才有了閻順成等人的今天。種樹的時候,自己一點水都沒澆,到了果子成熟的時候,自己伸手去摘,這還有點廉恥之心沒有?
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璧歸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