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科技 553 超人與忠臣
地下建築有被擴建過,不過被擴建的部分使用率不高,之前一直處於被封存狀態,主要是人太少,用不到那麼大的地方,不過現在這部分被擴建出來的建築已經可以使用了,因為人太多了。
第二次人腦晶片的人體實驗人數高達37人,每個人身邊都配備一個3人的後勤小組,整個後勤隊伍就是111人,再加上領隊之類的,這次過來的人數一共有142人。
同時,這還只是過來的人數罷了,一起過來的還有很多儀器。
雖然劉喜的測試結果很喜人,但這並不代表第二次人體實驗就非常安全,從年齡段上來講,這裏面有最大高達65歲高齡的老人,最小有18歲的軍人,原本還處在封存的部分地下三層,如今已經是人頭攢動。
「也不知道這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啊。」王教授看着顯示屏上密密麻麻滾過的文字,不由地嘆了口氣。
總計一百塊顯示屏,其中有80塊左右都是翻滾如秒表般的文字,剩下的二十塊則是監控那37個實驗人員的視頻。
視頻中的實驗人員不斷地進行着各自的試驗任務,包括身體的控制、腦力運算等等。
「正確還是錯誤,都是由後人來評判的,咱們沒有這個資格,同時咱們也不需要評判。」眯着眼,即便是管明也無法在一瞬間看清那所有的文字。
而這些文字,正是這37個實驗人員之間的實時交流內容!
37個人腦晶片對管明而言不是難事,安裝到人腦中也不是問題,但實驗的結果總會出乎人們的意料,或者說科技的應用範圍總會超出研發者們的想像。
就好像車子一樣,最開始是戰爭用品,但現在時不時能看到某些女明星後背上印出方向盤的印記,單純如管明表示他什麼也不知道,他無法用現存的科技理論來解釋這些東西,畢竟難易程度和舒適度都有待考究。
「……這東西必須要嚴格控制數量,否則人真的容易退化了。」沉默片刻,王教授語氣沉重地說着。
人與人的交流大部分是通過視覺、聽覺,是依靠語言、文字與圖像來識別的,比如說大家會通過語言交流,通過文字交流,通過圖片交流,甚至會通過手語來交流。
但人腦晶片卻創造了另一種交流模式,換成一個更高效、更便捷的交流方式。
那就是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通過人腦晶片上傳到雙星,然後雙星根據上傳者的想法去尋找被傳達的人,然後申請訪問,通過後則加載信息,然後人腦晶片轉換數據,最後被傳達人接受到信息。
這一過程快速而高效,雙星可以翻譯語言,能把中文翻譯成英文、法文等等,讓要通訊的兩者可以100識別信息內容,同時這種快速且大量的數據傳輸又非常安全、隱秘,甚至能傳達出『圖片』、『視頻』乃至『聲音』,因為究其根本來說,這只是數據的轉換而已,就好像音頻文件等等。
好舌頭一秒鐘可以念7.4個字,但人腦晶片之間的交流速度卻遠大於這個數字,而且理論上限則是人腦的反應速度。
正所謂思想有多快,傳輸信息就有多大!
人腦晶片之間的交流可以是一對一,也可以是一對多,也可以多對多,都是完全即時的,只要思想能跟得上,那就沒有丁點問題!
但這麼做有個缺點,那就是人們語言功能面臨着退化的風險。
試想一下,表面看上去如痴呆一樣地干坐着,但實際上卻在和不遠處的人實時溝通着,或許工作效率會提升,但人的語言能力實際上是在一點點退步的,以達爾文的觀念來考慮,如果全社會都是這種狀態,或許幾百年後人們將會喪失『語言』功能,牽一髮而動全身,或許在幾百年後的人們在外形上都會明顯有別於現在的人們,而且差別很大。
適者生存。
這不只是商業上的一個金句,在生物學中同樣適用。
「您想多了,這東西不是褲頭,也不是誰都能買得起啊。」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管明安慰他一句。
從成本上來考慮,這東西還真不便宜,哪怕最後能量產了,但這東西的價格也是飛升。
能圍繞人腦晶片+人工智能打造出一套政策,不說在生物學上的考慮,起碼社會學上肯定要做研究的,這不是管明能說得算的,同時也不是王教授能說得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