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漢獻帝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
富貴不過三代!這世上沒有哪個家族能夠做到萬古長存,總有興盛衰亡交替,但也同樣沒有哪個家族不希望自己的家族可以興盛萬代且為此不懈努力着。陳群與劉協之間並不存在私人仇怨,只不過因為考慮事情的出發點不同,這才成了敵對的雙方。
陳群知道,劉協當天子一日,他所代表的世家便無一日寧日。雖然他也可以選擇明哲保身,但陳家後繼無人,一旦他選擇退縮,那將來陳家必定沒落。九品中正制,明着是為了保護所有世家的權益,但實際上陳群卻主要還是為了自家考慮,只要朝廷定下了九品中正制,那陳家的後代無論賢愚,都可高枕無憂。
劉協否定了九品中正制,那就等於是斷了陳家的未來。殺人父母,斷人財路,那都是難以化解的大仇,為了保護陳家日後可以得享榮華富貴,陳群只能鋌而走險。而與陳群有着相似擔心的世家同樣也不在少數。
大漢諸侯割據,各地世家也各有各的支持者,鍾二家由於當初選擇了劉協,如今劉協得勢,他們也隨之水漲船高,不必為三代操心。但有的世家就不能像荀彧、鍾繇那樣輕鬆了。
楊彪所代表的楊家,雖與皇室沾親帶故,但同樣他與曾經妄自稱帝的袁術同樣也沾親帶故,劉協雖不會因此而故意刁難楊家,但楊家想要躋身朝廷中樞卻是不用再想。楊彪如今與蔡邕、馬日磾等老臣一樣在家養老,但從各人的子嗣所受朝廷重用的程度來看,那明顯不是一個檔次。楊彪深知當今天子不是個好糊弄的人,所以他也沒想着要改變什麼,但他的幼子楊修卻是個不甘寂寞的人,在楊修眼裏,許多才能不如自己的人混得比自己好,最大的原因便是當今天子對楊家的偏見,他不服!
至於同樣被陳群拉攏的袁家,倒不是指袁譚、袁尚的袁家。袁家四世三公,但在嫡庶上面也曾經發生了分歧,袁紹是庶出,袁術卻是嫡出,也因此當時的袁家各有支持,分成了南北兩方勢力。現如今的袁家,袁譚、袁尚代表的是北方袁氏,而南方袁氏,也就是袁術那一支的代表另有其人,便是其子袁耀。
袁術稱帝失敗亡故以後,南陽袁氏的威勢一落千丈,袁耀也由原來的「太子」變成了喪家之犬,幾經波折過後叫人拿獲送去了官府請賞。按理來說,叛逆家眷是不會有好下場的,但袁耀的運氣好,恰好趕上劉協的正妻甄宓臨盆,再加上有荀彧、鍾繇等人向劉協求情,劉協便饒了袁耀的性命。畢竟袁耀的本事平平,充其量也就是個公子哥,對劉協構不成什麼威脅,殺不殺並沒有什麼影響,可以說袁耀的生死只在劉協一念之間,袁耀運氣好,正好趕上劉協不想殺人的時候,這才撿了一條命。
不過雖然撿到了一條命,但過去的榮華富貴是遠離袁耀了,為了生計,袁耀不得不放下架子,棄文從商,可他平日裏就是個被人伺候的命,做買賣他是七竅通了六竅,唯有一竅不通,本錢賠光了不說,還欠了一屁股的債。萬幸那時楊彪出手相助,替他還清了欠債以後又替在官府中謀了一個抄寫文書的差事,這才救了袁耀的命。
對楊家,袁耀是感恩戴德,所以當楊修開口邀他共謀大事的時候,袁耀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便答應了下來,雖然眼下的袁耀位卑職低,但平日裏所接觸的事情卻是許多人都不能知曉的。有了袁耀的加入,只要不是十分機密的事情,陳群、楊修等人都能第一時間知曉。
除了楊修、袁耀外,陳群還拉攏了擔任守衛皇宮西門的守將朱皓以及來自河北崔家的崔鈞。朱皓的父親是朝中名將朱儁的長子,朱儁死後,他也被劉協關照任命為西門守將,除他以外,那些當初董卓亂政時幫助過劉協的朝中老臣的子嗣都得到了劉協關照,其中王允之侄王凌,盧植之子盧毓,皇甫嵩之從子皇甫酈,再加上朱皓,這四人得到的關照最多,官位也是同輩人中最高的。
只是貪心不足蛇吞象,朱皓依舊對四人之中墊底的待遇感到不滿,陳群稍微一拉攏,他就將陳群引為知己,決心跟着陳群「共謀大事」。
至於崔鈞,又叫崔州平。當初隨同諸葛亮一同投奔了劉備,後來劉備與朝廷為敵,意欲奪取朝廷的巴蜀,崔鈞藉口回鄉探親離開了劉備,這雖然讓他撇清了與劉備的關係,但想要得到劉協的重用那就困難了。不管他離開劉備的目的是什麼,劉協對世家子弟的警惕性都很高,尤其是崔鈞當年跟着諸葛亮一起跟司馬懿不對付,劉協既然重用了司馬懿,對崔鈞的來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