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漢獻帝 第二百二十一章 見聞_頁2
的,那就要靠諸葛亮自己來判斷了。
諸葛亮與馬謖你問我答到半夜,才停下了談話,各自回屋休息。次日一早,諸葛亮告辭離去,有了馬謖的解惑,雖還不能對此次長安之行胸有成竹,但至少心裏有點底了,不像同樣身為江東使者的顧雍那樣兩眼一抹黑。
作為孫權背後的支持者,孫權在得勢以後也沒虧待了顧雍,顧家也因此得到了重用。此番長安之行,孫權對顧雍寄予厚望。顧雍也知道孫權為何如此急迫的想要停止戰事,倒不是孫權愛好和平,而是孫策好賴也做了十餘年的江東之主,孫權剛剛上位,要做的首要事務當是剷除那些心向孫策的異己,以免留下後患。
對於孫權上位時說等孫紹成年後就會讓位的許諾,顧雍只當是放屁,孫權要真不拿江東之主這個位置不當回事,又何必暗中籠絡多方勢力支持自己。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東西,豈能輕易拱手讓人。
眼下孫策的家小包括孫紹在內的下落除了有限的幾人知道外,整個江東幾乎就無人知曉,孫紹能不能活到成年,顧雍反正是不怎麼看好。
這世上有些事可做不可說,就比如孫策家小的下落,顧雍當然不會去觸孫權的霉頭,但江東有人卻不識時務,高寵、賀齊這二人就不止一次詢問孫權,希望可以去探望一下孫紹。
高寵原是劉繇部將,代替了演義中與孫策在神亭嶺激戰的太史慈,與孫策不打不相識,歸順孫策後對孫策忠心不二。而賀齊雖聲名不顯,但卻是個有大本事的。江東南部山越為患,只要有賀齊坐鎮,山越便不敢造次。
這二人對孫策的死活很是關心,雖然對孫權繼任江東之主一事保持了沉默,但孫權卻不敢認為這二人就沒有扶保孫紹上位的心思。只不過這二人手握重兵,輕易動不得,孫權也只能耐下性子徐徐圖之。
不過對於高寵、賀齊的死活,顧雍並不是很關心。家國天下,顧雍首先關心的是顧家在江東的利益。先前由於隨陸家一同支持劉備,結果在孫策取了江東以後,顧家並不受孫策待見,在官場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能撐得起場面的人。這也是為何顧雍會選擇支持孫權而並非孫策的理由。
離開了江東,進入大漢控制下的豫州,當地百姓給顧雍的感覺立馬就與在江東時感覺的不一樣。都是剛剛結束戰事的地方,豫州的百姓已經在當地官府的幫助下開始恢復日常的生活,而江東的百姓,卻還在為此戰戰死的親眷發喪哀悼。
豫州百姓的家中不是沒死人,可當地官府的安撫很及時到位,不似江東只是將戰死者的骨灰送到,放下一點少得可憐的撫恤金便算是完事,百姓難過與否,官府不管。而豫州的官府卻是除了可以讓一家人半輩子不愁的撫恤金外,更是派人親**問幫助。兩廂一對比,自是得到安慰的百姓恢復得快。
在感嘆大漢官府工作到位的同時,顧雍也在犯愁此行前往長安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孫權所交代的任務。
兩家談和罷兵是主要任務,其次便是看看大漢內部是否有機可乘,最好是可以攪亂人心,令朝廷無暇他顧。但顧雍對這個任務卻不怎麼有信心,看官府中那些官員對待百姓噓寒問暖的表現,想要挑動百姓對官府的不滿何其難也。
大漢的百姓是最懂得知足的百姓,只要官府沒有苛捐雜稅,沒有隨意攤派,但凡生活還能過得下去,百姓就不會有造反的心思。民以食為天,這些年來大漢風調雨順,積攢下不少糧食。此番對外的戰事只是進行到一半便中止,預期準備的軍糧都沒用完。哪怕是涼州今年鬧了蝗災,只要朝廷救災及時,百姓壓根就煽動不起來。
「老爺,到汝南了,是否進城歇息一晚,明早再走?」馬車外有隨從輕聲請示道。
顧雍掀起車簾看了看天,見天色不早,便點頭道:「就依你所說,今晚在汝南歇息。」
顧雍是江東使者,進了城自然要接受官府的安排,不可能隨便找個客棧住一晚。汝南官府的安排還讓顧雍滿意,清靜小院一座,雖然不大,但勝在雅致。用罷了晚飯,顧雍獨自在房中看書,打算等過一會再安寢,卻不想這時屋裏來了不速之客。
「你是何人?來此作甚?」顧雍持劍戒備的看着來人喝問道。
「顧先生不必緊張,我來此見你並無惡意,只是想要提醒你此去長安千萬小心,莫要步了孫伯符的後塵。」來人身穿一身夜行衣,臉上蒙着黑巾,緩聲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