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權重 第1361章 最關鍵時刻
更新:12-13 15:13 作者:老井古柳 分類:都市小說
如果現在郭拙誠也能提供大量資金就棒極了。現在只要有錢,中國的事情就不存在什麼困難。
現在誰都知道中國已經進入了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中國有歷史記載以來,幾千年了也就是現在最強大。
所有的人都可以預計到,只要中把回歸的國土全部消化好,只要把國家穩定下來,只要國家的工作重新走上正軌了,只要中國的發展進程不被外來的敵對入侵打斷,中國很快就能成為世界一流強國,即使跟美國還有差別,那也是一些微小的區別,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足以跟美國平起平坐,可以稱得上超級大國了。
可以說現在的中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絕對不能被這些回收過來的國土給撐死,必須儘快將這些國土變為能夠增強中國綜合國力的助力,而不是相反。
要達到前面所說的實現強國夢的幾個「只要」,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不但要中國人埋頭苦幹,還需要領導人在國際上左右逢源,廣交朋友減少敵人,廣攬新的技術,打開各國市場,特別是避免戰爭。
中國接收了這麼多國土,並不意味着中國就強大了,相反這些增加的國土現在恰恰是中國增強綜合國力的暫時的阻力,或者說它們的加入目前不但沒有增加中國的綜合國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可以將現在的中國國力形容為「黎明前的黑暗」,也可以將現在的中國正處於大手術後需要靜養、康復的時期。
趁他病要他命,這可不是只有中國人才明白的道理,也不僅僅是中國領導人才知道中國目前是最關鍵時期,而且外國政治家也知道,他們更知道如果錯過這段時期。如果讓中國平穩過渡,如果讓中國緩過一口氣過來,到時候中國可不僅僅是崛起這麼簡單,絕對會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其他國家只能仰視中國才行。
中國不怕國內的麻煩,也不怕前行路上的阻力,最怕的就是外國的入侵。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好幾次發展崛起的機會,但都被外國入侵行動所打斷。最明顯的一次就是中國清朝時期發生的洋務運動。當時。中國和日本同時有感於自己國家落後於西方,因而都開始了變革,當時中國的是洋務運動,而日本進行的是明治維新。如果以成敗論英雄的話,當然是日本是成功的。而中國卻是失敗的,但這是人們都把目光落在甲午戰爭上,是以甲午戰爭的成敗來檢驗中日改革成敗的。
如果拋開這個令中國人痛心的事實,只就工業發展而言,只就科技進步而言,中國和日本的改革其實都是半斤八兩的,日本和中國都是西方國家的小學生。都在認真學習,最多只是成績有點好一點,有的差一點而已,但水平都相差不多。絕對沒有等級差,更沒有質的區別。
而且當時的清王朝即使經過了太平天國運動後被折騰得奄奄一息,但清王朝還是比日本富裕得多,比日本更有資格和機會超越日本。在更多的領域追趕西方國家,而且當然中國的幾個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受西方國家重視的水平,都遠遠超過日本,中國人財大氣粗,憑藉巨額的資金和無邊無垠的市場完全有資格與西方平起平坐地談判,當時的西方還不了解中國,還沒有吞併中國的膽量和野心,如果就這麼平靜地發展下去,中國完全可以將本就落後中國的日本甩去幾條街。
但是,日本不但看到了危機,更看到了機會,他們看到了中國雖然富裕,但無法集中,中國的軍隊雖多,但沒有跟着時代進步,更沒有一個有威信的領導核心,特別是經過太平天國的打擊後,清王朝中的滿人想抓軍權卻抓不到好兵,只好給漢人使絆子,而漢人有好兵卻受到滿人的制約和提防,不敢按自己的心愿和國家的需要來增加實力……
於是,他們集中全國之力悍然入侵龐大的清王朝。
除了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人,其他人很多都不看好他們的能贏。當時不但中國的統治者以為日本不自量力,傻乎乎地學西方來入侵中國,就是西方國家也完全不看好日本能贏。在他們西方國家看來中國海軍的實力在歐洲雖然排不上前幾名,但在亞洲卻是第一,日本海軍只能做中國的小弟。而中國陸軍數量龐大,軍隊可以永無止境地補充,後勤方便物資充足。
西方國家特別是英國之所以支持日本進攻中國,只是因為英國人希望日本當炮灰,希望日本把中國打得遍體鱗傷,他們還和中國討價還價,可以從中國撈取更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