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棺匠 第248章 空棺(13)
更新:05-09 13:13 作者:陳八仙(書坊) 分類:其他小說
衣冠冢一詞,最遠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史記,封禪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釋旅,然後封禪。 』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釋兵須如。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這話的意思是,黃帝當年仙逝後,找不着遺體,群臣替他老人家立了一個衣冠冢。
衣冠冢被分為兩種,一種就像黃帝那樣找不着死者的遺體,用死者生前的衣物代替,放入棺中。
另一種是一些名人,人們為了紀念他,在他生前居住的地方,立衣冠冢,這其中有孫中山,他老人家的龍柩厝於北京碧雲寺。1929年,在南京立了一個衣冠冢,以此紀念他老人家為中國作出的貢獻。
然而,衣冠冢在農村卻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認為衣冠冢是空墳,意思是詛咒後人快些死,以此填滿空墳;有些人認為衣冠冢是對死者的追悼,並無詛咒的意思在裏面。
就這兩種說法,從古代到現在,一直是爭議不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演變到現在,衣冠冢成了一種紀念,是名人的專屬。
我之所以會提出弄個衣冠冢,主要是看這對父子很孝順,若不讓他們為死者做點什麼,估計這輩子都內疚,活的不自然。
扯的有些遠了,言歸正傳。衣冠冢所需要準備的東西,不是很多,只要一口棺材、死者的生前的一些衣物,以及平常喪事所需要的東西。
這些東西較為常見,我們只花了一個多小時,便將這些找齊,搬到堂屋。期間,王希領着青玄子來了,那青玄子跟我打了一聲招呼,便一直待在竹園。吃中飯的時候,王希去叫他,他沒有回來吃飯,說是,事情有點難搞,讓我先辦喪事,不要管他。
吃完飯後,我拿着一張黃【色】的紙正準備做個『死者』,郭胖子不耐煩地走到我面前,問:「九哥,咱們整這些虛的,是不是有點小題大作了?」
我疑惑的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懂他的意思,就問他:「啥意思?」
他說:「找不着屍體,直接去山上立個衣冠冢就好了,你在堂屋弄這些搞么子嘍?」
我瞪了他一眼,說:「直接去山上立衣冠冢那是紀念,咱們這衣冠冢有些不同,得按照喪事來辦,就拿我手中這張黃【色】的紙來之說,它需要剪出一個人形,再在上面用硃砂筆寫上死者的名字以及生辰八字,用它代表死者。」
他愣了愣,伸手在黃紙上摸了摸,也沒再說話,就站在一旁,掏出手機,玩了起來。
我苦笑一聲,搖了搖頭,繼續忙碌手頭上的活。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方的衣冠冢,並不是用剪紙人,而是用竹篾扎紙人,再在上面寫上死者的名字以及生辰八字,一些厲害的扎紙匠能將紙人扎的惟妙惟肖,跟真人沒啥差別,把紙人放入棺材,就如真正的死者躺在裏面一般。
我剪得這種紙人,只是一個形式,大約30公分長,能大致上分出頭跟四肢,跟那扎出來的紙人有着天地之別,當然,他們的作用都是一樣,用來代替死者。
剪好紙人後,我們將堂屋佈置一番,都是按照我們衡陽的風俗來弄,先在堂屋中間放兩條長木凳,再將棺材放在木凳上,最後在棺材的前端放一張八仙桌。
弄好這些東西,我把王希一家人全部叫了過來,就讓他們準備『入殮』儀式。
用紙人入殮與死者入殮有些差別,我讓他們跪在八仙桌前,燒黃紙,哭喪,又讓郭胖子跟結巴倆人站在棺材兩側,每一人手中持一塊瓦片,我則準備將紙人請入棺材。
這紙人太小,棺材太大,紙人放入棺材的位置不好找,我先用紅線從棺材頭部的中間位置拉至尾部的中間位置,再用木釘將紅線兩端固定。
釘好紅線後,我拿着紙人朝棺材作了三個揖,將紙人放在紅線的中間位置,由紙人自己在棺材內找位置,那紙人順着紅線落在哪,就說明死者想躺在哪個位置。
也不曉得咋回事,我將紙人放在紅線上後,那紙人好似黏在上面一般,竟然沒有入棺的趨向。
一看這情況,我心頭一愣,朝着王誠才打了一個眼神,說:「你朝紙人吹口氣試試。」
他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也不敢說話,朝着紙人就吹了一口氣,那紙人在紅繩上晃了兩下,依舊黏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