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宋武功 第十一章 古今汴梁與開封
更新:08-16 12:21 作者:夏侯皓月 分類:軍事小說
readx; 作者自云:回首相望千年,朝朝暮暮已變,往事如過眼浮雲一般,化作煙塵,不見真顏!嗟乎!誰知其中滋味?且看這世間山河大洋,古今變否?
時間竟然已經到了午時,那驕陽似火,空氣中都是熱火似的,沒有一絲風。
馬兒疲憊地低喘着頭,一行人擦着熱汗,腹中早已飢腸轆轆,車上的乾糧剛剛早上出發的時候吃的差不多了。
遠處汴梁高大的城牆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之中——
在汴梁的北方不遠處大河之水從它的北面奔流而過,趙家老小拖家帶口的經過長途跋涉之後,終於望見了汴梁的外城郭。透過開着的馬車帘子,趙小昭瞥眼到了這雄偉壯闊、一馬平川的汴梁城牆,手舞足蹈到。
「哈哈,汴京我來了!」
車上的趙匡義掀開了帘子,「爹娘,我們已經到汴梁了!」
此時的城牆多是土夯築成的,被雨水沖刷後顯得有點斑斑駁駁的,顯得有點那麼土氣,沒有後世那種青磚築城的感覺。此時作為大周國都的汴梁,剛剛經歷舊後漢和新朝大周朝的更替,愈發顯得有點悲壯。中原之地多戰火,歷來都是兵家必爭的地盤,誰掌握了中原腹地,誰就能坐上皇帝的寶座。
五代十國時期,武將擁有絕對的軍事控制權,天下的各個小國家的開國之君皆為武將或者掌握兵權出身,整體後世毛太祖所說的「dang必須牢牢掌握軍隊的指揮權」,「槍桿子出政權」那樣。大周上下把重心放在了剷除前朝餘孽,穩定朝廷上下上面,暫時還沒錢財去修補城牆上留下來的戰火遺蹟。
「好滄桑的感覺啊!」面前的城牆帶給他不一般的感覺」
縱是情深,奈何緣淺!今非昔比,往事悠悠!
趙小昭胡閉上眼睛思亂想到,隨心而論這和他幾百年之後看到的城牆大不一樣。
「好陌生的城市!」
記得在後世遊覽開封的時候,導遊曾經這樣介紹說,開封城牆全長14.4公里,是我國現存的僅次於南京城牆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築。在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即公元前365年,魏惠王為了實現控制中原之目的,把都城由安邑(山西省夏縣)遷於此地,並修築了一座大梁城,就這樣出現了開封歷史上最早的城牆。
如今的開封城牆始建於唐代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時任永平軍節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重築南北朝時的汴州城。據《北道勘誤志》等文獻載,擴建後的汴州城周圍達20里155步,有城門7座,把汴河納入了城內。這次重筑後的汴州城,奠定了今日開封城牆的基礎。所以此時趙小昭面前的正是唐中後期修建的城牆。
太平時期,開封的經濟發展是相當的迅速的,唐末隨着關中的人口密度大大超過了土地的承載能力,而唐末的藩鎮之亂也造成了物流的阻塞,導致關中的物件飛漲。後隨着隋唐時期的京杭大運河的淤堵,大噸位的船到不了洛陽,只能在汴梁這邊下站。中國的經濟中心也開始隨着政治中心也開始往東邊移動,從長安從洛陽再到汴梁。
但是汴梁的戰略位置不是很好,也決定了它的未來——
由於開封一馬平川,北面僅僅有條黃河而已,敵人無論從哪個方向只要過了黃河就能直奔開封毫無阻隔,開封地區連坐像樣的山丘都沒,尤其是遊牧民族的騎兵過了黃河就隨便虐了。國都被金人洗劫一空,金國就是這樣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開封了結了北宋,除了座城牆毫無險可依,人家就是圍而不打也能整死了,城牆形同虛設。
可憐自己的父親創下的基業啊!
當時自己的父親趙匡胤在位的時候,也是考慮到了汴京的地理位置,所以要求把都城從汴梁遷到洛陽了,其實自己的父親的這個戰略是正確的。奈何遭到了自己的親弟弟趙匡義的反對。
一念之差造成了後日的結局—北宋的滅亡,中國又經歷了五胡亂華那個時代的悲劇。
從北宋末年經歷」靖康之恥」,又經歷朝歷代的戰亂,黃河的泛濫,毀了拆,拆了修什麼的,早已失去了它原來的面貌,開封古都歷經滄桑,屢遭劫難,由於黃河多次泛濫,泥沙淤積,地面比原來平均提高了七八米,最多的地方提高了十一二米。許多歷史的遺蹟或毀於戰火,或被深深地埋藏在黃河的泥沙之下。可以看到後世的開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