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宋武功 第五十四章 點檢之讖、病重歸京
更新:08-16 12:27 作者:夏侯皓月 分類:軍事小說
readx; (皓月在書評內建了一個龍套樓,大家可以往裏面一看。)
顯德六年(959年),四月二十三日之後,褫奪軍情的將士快馬加鞭,前線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開封。
四月二十七日,開封之中,留守京城的諸位大臣,收到了皇帝前方之捷報,都在慶祝大周國打了勝戰。
這幾年是捷報一個接着一個,大周國內一片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即使是漢遼南下那段日子也是艱難地挺了過來,如今形勢不同了,大周又打了勝戰,終於像個中原王朝了。
捷報傳至東京開封,百姓也為之高興。而那日趙德昭在宮中,也聽聞了此事,如今已經四月二十七日了,再過兩個月開封的形勢就又不同了,到時候的局勢恐怕任誰都是無法想像的。
是日傍晚,趙德昭辭了郭宗訓,離了宮門,坐車回府了。
今日開封街頭甚是熱鬧,都在慶祝。大周在郭威、郭榮兩代帝王的治理之下,欣欣向榮,國力蒸蒸日上。東京開封城如今已經是一個大城了,而此刻的東京城已經比過去更加繁華了。
而誰能想像郭家兩代帝王,皆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可是短短十年之內都崩卒,而五代十國、武將干政之風已經成為常態,最忌諱的就是主少臣疑,一朝天子一朝臣,帝王的後代難保能守護住家業,所以往往是手下的大將篡奪了天子的權力,而郭家的太祖皇帝當年也是走了這條道路,奈何只是子孫太小,威懾力不夠,未能守護住這片家業。
之前趙德昭就問無庸子,無庸子已經給自己找出了答案,仁義道德,恪守的是大道,不是小道。
這些日子以來他都在思考無庸子的這番話,想了一個多月,想通了不少,如今他的心情好了不少,郭家的遺孤自然要保護,只要對江山社稷不產生危害,就都可以。
且如今趙德昭只要順水推舟,靜候時機,皇圖霸業、天下大道就皆可為。
待入了府,趙德昭閒庭於步,隨即在搖椅之上享受這片刻的寧靜。
——————————————————
今夜子時,在北方,郭榮大帳之內。
眾位將士以及輔臣都在商量一件事情,那就是勸告當今陛下提防遼國,注意遼國的動靜,而幽州城內駐紮着的是遼國的鐵騎,這些年幽州城都在遼人之手,而現任遼主乃是一代昏君,國內政治一片烏煙瘴氣,貴族上層之間爭權奪勢,在內耗着。
而郭榮正是因此看到了遼國國內的這般形勢,才趁着之前遼國發兵南下聯合漢國從側面輔之的動作,打得兩國落花流水,丟土棄甲。
郭榮自有郭榮的道理,將士們有將士們的擔憂,他們的擔憂當然不是憑空捏造的,雖然遼國國內形勢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誰能保證不在幽州城下吃一敗仗。
郭榮認為現如今大周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三州,打算再起雄心,準備以禁軍主力去強攻遼國南線防禦重鎮幽州,將契丹人趕回大漠去。
文武大臣對此執反對意見,他們道:「陛下,萬事需要謹慎啊,如今您已經離京四十二日有餘了,現三州、十七縣皆在我大周手中,您又何必急進,此番兵不血刃、馬匹未折,漢遼皆敗,四海之內,孰敢不服?」
郭榮意氣風發道:「你們當朕沾沾自喜麼?如今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南邊的唐國暫時不會北上,蜀國不過是彈丸之地,漢國無憂,只有遼國才是朕此番征戰之地,所以諸位稍安勿躁,何況我大周兵精糧足,此時不發,更待何時?」
幾位被北伐的將領此刻皆在軍帳之中,而郭榮的聲音傳遍帳內各個角落之中,此刻有臣子道:「陛下三思啊!幽州乃北邊重鎮,又在遼國手中,城牆高大、遼馬強盛,陛下萬萬不要輕敵啊。遼國精銳恐怕早已坐鎮幽州城中,等待我千里奔襲的疲軍進入幽州城,遼國屆時以逸待勞,我軍恐將大敗啊——請陛下三思後行。「
周圍的將領也都義正言辭道:「請陛下三思後行。」
郭榮聞此言,不悅道:「諸位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如今朕已經登極天下五載,而大周兵鋒所到之處,敵軍望風而逃。唐國立於江東五十載,乃江南之大國,尚且被朕橫掃千軍,誠惶誠恐,北向拜我。二十載前,石敬瑭割讓漢地給北虜,北虜欺我漢人軟弱,殺我百姓,搶我牛羊,是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