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聊天群 863 背景
錢富貴的急智還是有的,立刻向豪格表示,自己是豪格的忠實奴才,也因此,那個群主就很不待見他。原本他都想主動退群的,只是為了能幫主子探聽消息,不得不違背心意,繼續留在群里,一直不說話,讓群主忘記了他,又怎麼可能去和那個群主通風報信呢!
豪格自然也知道那群主對於所謂通虜的人是深惡痛絕的,他還在群里的時候,錢富貴也沒少被罵,這麼想着,他就放過了錢富貴。不過因為錢富貴一直給他稟告一些明國的雞皮蒜毛的事情,如今太子之位被廢,也他無心再聽,就把錢富貴給晾一邊去了。
由此一來,錢富貴這邊,就沒法第一時間知道崇政殿內發生了什麼事情。
對於這個事情,崇禎皇帝也知道了,吩咐錢富貴這邊小心行事,安全第一,不用刻意去打聽消息。反正這一年的重點,應該是國內,至於遼東那邊,就繼續在海州那邊屯兵屯糧,給建虜以壓力,等到有好的戰機再說了。
京師那邊,不管是內閣還是司禮監,對於那變相的收取個人所得稅的章程,還在草擬之中,崇禎皇帝也不打算等下去,就離開蘇州前往生絲集中地,南潯鎮。
一路過去,江南這邊,似乎更為繁華。沿路所見,田地上種植的,不再是水稻糧食,而是桑棉等經濟作物,特別是桑樹為最。
對於這些,崇禎皇帝事先有過了解,也明白一些。無非是江南這邊的百姓見種植桑棉等經濟作物更為賺錢,就全都改稻為桑,不似後世一部電視劇上所說,是朝廷要求改稻為桑,而是百姓自發的行為。原先大明的糧倉之地,在十六世紀末期到十七世紀初期的時候,已經成為缺糧之地,而湖廣則成為天下糧倉。即「湖廣熟,天下足」取代了原本的「蘇湖熟,天下足」的格局。
其中,湘潭是湖南內部最大的米谷集散地,而漢口則是湖廣、四川米谷最大的交易市場。糧食沿着長江往下運,輸送方式也很簡單、方便。
當然了,蘇湖這邊,也不是一點糧食都不種。一般來說,大概的比例,是三七開,即三分糧食七分經濟作物。
崇禎皇帝一邊任由馬兒慢步跑着,一邊想着這些事情。忽然,聽到了田貴妃的聲音:「老爺,這一路過來,好像有不少人往前面去,看着該不會是有集會吧?」
崇禎皇帝聽了,回過神來看看,便笑着問道:「是不是有機會,問問便是了。」
他知道田貴妃喜歡看熱鬧,便稍微一示意,自然有一個錦衣衛便衣離開隊伍,過去攔了人問情況。
不一會,那名錦衣衛便衣便回來稟告道:「老爺,夫人,這些人都是專門的僱工,在養蠶方面多是老手,從四面八方趕過來賺錢的。還有一些則是棉花種植方面的老手,要趕去更遠的市鎮。」
「嗯?」崇禎皇帝聽了,稍微有些不解,便看着那錦衣衛便衣嗯了一聲。
或者這名錦衣衛便衣不擅長這個,他頓時有點緊張,便連忙補充道:「江南這邊的人家,家境好一些的,都不會親自動手去做養蠶、織布之類的事情,都會僱傭一些熟手。」
這一次,崇禎皇帝聽明白了,合着江南這邊已經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苗頭了,出現大規模的僱傭和被僱傭的關係了。不過仔細想來,似乎也很正常。就如同地主不會親自下地種田一個道理,有錢人也只會去剝削別人的勞動成果,才能獲取更大的利益。
對於這種情況,崇禎皇帝有很大的興趣,便對這方面更為關注,甚至都親自隨機去問了幾個人。最後得到的結果,果然是如此。
在這江南一帶,已經出現了一些專業化的集鎮。有以鹽業為主的集鎮(周浦鎮),有榨油業為主的市鎮(石門鎮),還有筆業市鎮(善璉鎮),窯業市鎮(幹家窯鎮),編織業市鎮(唯亭鎮、唐市鎮),刺繡業市鎮(光福鎮、下沙鎮)等等。
這些市鎮,都不是官府指定建立的,而是因為地理交通等因素,最終自發形成的。最有特點的是,往往這些市鎮都會形成網絡的效應,比如一個鎮專業搞種桑,而隔壁一個鎮則是專業搞養蠶,甚至還有專業培養蠶種的鎮子;在這些鎮子之間,自有商人來往溝通。
這樣做的好處,使得這些鎮子都各有一塊專業,能優中選優,比別的地方更有成本和技術上的優勢。而這些,是經濟發展自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