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劍 第十五章 備水
一名道士會用御劍術,這並不稀奇;一個鬼仙用御劍術應敵,這也實屬平常。
可是再怎麼說……御劍術也是以氣御劍,沒有人會在後面系上一根繩子——還特意弄的極細,讓人幾乎看都看不到。
可惜張如晦一看「飛劍」倒回的軌跡就立刻想起來了一件事——他曾經認識一個傢伙,小時候練自家門派的御劍術時候不好好練,只會偷奸耍滑,就弄了根繩子系在劍的後面充當飛劍,被揭穿後當場被痛打一頓。
再怎麼說,飛劍也不可能以劍柄為中心原地打轉才是。
一經發現破綻,張如晦立刻凝神向飛劍後方觀察。果不其然,飛劍的後方的確係了一根繩子。羅燁倒是比張如晦當年的髮小厲害些,手不抬肩不晃,多半是用什麼方術來控制那根繩子,否則動作和御劍比起來也未免太不自然了些。
御劍術和咒石出水的難度比起來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驅物」這種事只要是上三品的術士都做得到,而「衍化」說什麼也要勘破生死屏障成為鬼仙后才有基礎。既然如此簡單的御劍術都是假,那麼之前的法術必然也都是假的了。
一旦排除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張如晦立刻就想明白了之前咒石出水的不協調感在哪裏。林靈素曾經推測過咒石出水的要義,必然是以堅利之智強行咒開頑石,即是以伐折羅如來金剛智印為本。
羅燁之前結的手印分明是寶瓶印,雖然名字里有寶瓶兩個字,可此印和水一星半點的關係也沒有。它的全稱是地天寶瓶印,還有個異名是摩利支天隱形印,遇見災禍後結印可以隱身避開。
之前的紙人替身也是。儘管道門中有撒豆成兵、紙人草馬的法術,可這類法術均是以鬼神憑依在祭煉好的法豆法米、符紙符兵上面,化身作戰。可羅燁剛才的法術根本就是真的紙人,撞上了張如晦的劍氣一觸即潰,半點神氣也感覺不到。
那麼,最後的答案就已經是明擺着的了。
羅燁的法術不過只是虛有其表而已,內里完完全全是另一套的東西。
而在西漢方仙道正大行其道之時,齊地有位著名的方士名叫李少翁。他和那位同為齊地方士的李少君有什麼關係是不得而知了,總之這兩位同處於漢武帝時期。
屆時武皇帝有位妃子王夫人病死,李少翁便被引來替王夫人招魂。雖然身為方仙道的方士,可是術業有專攻,李少翁對招魂一類事宜完全一竅不通。情急之下他以驅物、幻術等多重法術結合起來,用布帛做成人形,惟妙惟肖的還原了王夫人的形象。
漢武帝一見之下大驚失色,立刻站起來相迎。李少翁先以流音術和口技模仿了王夫人的形象與漢武帝對答,隨後連忙撤去了法術,消布帛於無形。這才勉強過了漢武帝這一關,保住了自己的富貴。
後來漢武帝要誅殺官拜文成將軍的李少翁,李少翁也憑藉這項法術逃出了函谷關,將自己這一脈正式傳了下來。後來時間一直推移到了東漢和帝年間,蔡倫又改良了造紙術,這一脈的方士也就改用了紙作為法術的媒介。
征西軍中有着數量極多的方士存在,用紙做的簡易法器數量也極多,甚至還分發給了一些武者來用。比如鄭秋毫就有一隻紙折的鷹,專門用來偵查擾敵。張如晦轉念一想,立刻就想明白了羅燁的來歷。
那第三條胳膊不消說,自然也是羅燁用紙變出來的了。甚至他的刀也是:明明之前看不出來身上帶了什麼利器,可一眨眼就拔出了刀——就算其他兩把可以提前藏在地窖里,可還有第三把呢?他就算藏在襠里也藏不下啊!
的確修真鍊氣之士的法寶可以大小隨心,但很明顯這對於羅燁並不適用。唯一的解釋就是,那是他用紙折出來的。
在常人眼裏,紙又軟又輕,完全不具備有任何的殺傷力。但就有人在拿剛出爐的新紙時,手不小心被紙邊割破。只要速度又夠快,方向又對,紙同樣能傷人。
在被張如晦連師承都揭穿了之後,羅燁的臉色迅速陰沉了下去,目光也是陰晴不定。
「一旦想明白你的花招之後,你的法力其實和你的法術一樣,都只不過是紙糊的罷了。」
張如晦猛地一振雙袖,整個人就像掠過水麵的白鷺一樣,瞬間向後再退了五步,一直退到了牆根邊上。
羅燁剛拔起腳步準備緊追上去,他忽的感覺下方水面的震顫比起之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