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風韻 第117章 開始
某種許諾又不是,人總會有柔軟的地方,李易知道自己的話,恰恰擊中曲道人惻隱心,顯然是維持不了太長時間,他也沒有寄希望於別人的同情,這個世界只能靠自己。
「張師兄邀請論道大會,貧道實在無法拒絕,卻只能硬着頭皮討教,免得歿了真虛觀的名聲。」李易再次來了句,顯然站到維護道統的立場上,讓自己的話顯得更加真實。
曲道人玩味地看了眼李易,目光中的憐憫多於警惕,嘆道:「這群小子真是胡鬧,你也不用擔心,法主絕不會讓他們過份,大家只是取長補短,相互驗證道學,也算是道門相互切磋的好時機。」
李易嘴角微抽,好不要臉的好東西,真是想兩面賣好,心裏想着臉上卻笑着道:「貧道當盡力而為,多向諸位道兄請教。」
「好,你有這份心思最好。」曲道人心情大好,合計着尋個機會好好看看,李易的拳腳功夫怎樣,搞不好拉攏個道門護法也不錯,壯大他的勢力,這就要看對方知不知趣了。
李易能感受到對方態度變化,想要利用他,就要做好被利用的覺悟,當他送走了曲道人,也大概明白了論道的內容,多虧他的掩飾和示弱,讓對方多少給了示好的暗示。
無外乎是道門學術的分歧,看誰能辯駁對方啞口無言。
這場辯論也不知是有人推波助瀾,還是私下閒聊無意,竟然傳了出去,引起了臨安道門的小範圍關注,萬壽觀、景靈宮都曾經過問。
無它,北方的全真橫空出世,得到了蒙古人的認可,可以說是借着蒙古勢力統一北方道門,樹立了至高無上地位。神宵、茅山、天師等道統,在北方的道場相繼衰弱,那些顯赫一時的觀星大觀,早就成為廢棄的瓦礫,南方道統本是分支,這才陸續接過了傳承,卻依然有些底氣不足。
能夠出現神宵道北歸道人,還是銅面的五雷道符真傳,豈能不引南方道統起道士們的重視,要知道五雷正法不是輕易授予的,說明這個道士身負傳承道統重任。
也就是道門,要是放在佛門或是前唐,有這種情況的道統傳人,早就被其他道統僱傭刺客滅了,這不是玩笑,而是當年大德高僧神秀曾經幹過的事情,連玄裝法師東歸閉門翻譯佛經,也被前唐太宗皇帝稱讚保命之道。
三天後的上午,碧空萬里,皎陽似火,太乙宮專門論道的法壇匯集了宮觀的道人,連萬壽觀、景靈宮、沖天觀也來人了,資深的高真箇個穿着羽衣高冠,端地是仙風道骨。
論道法壇說白了就是涼棚,以木柱子搭起的亭子,四周種滿了各色珍貴樹種,外面說是仲夏火熱,靜坐林子間卻還是涼風絲絲,頗有幾分雅道。
放在後世,能夠高出煙霧,那就更像神宵玉京了!
李易的到來引起了萬眾矚目,當然沒那麼多人,一二百還是有的,看着觀台的上的諸位高真,當然還有幾位官吏,說沒有忐忑那是假的,卻保持恬靜的臉色,穩步走到了論道壇邊上,向觀台諸位高真稽首,口稱道:「晚輩,真虛觀妙虛,見過諸位真人。」
真人?那是體道大法,道行高深,能夠破碎虛空道士的尊稱,當代哪有聽說破碎虛空人物,不過是對諸位高真的敬語,有些拍馬屁的味道,卻能讓人聽着舒坦些。
觀台上,倒是有兩名官吏,一位是仁和縣知縣,另一位卻是剛剛回京的太常主簿朱揚祖,屬於恰好來道觀遊玩,對論道有了些興趣,態度都是相當的矜持。
李易發現對方有五名年青道士,張松嶺赫然在列,其他幾位也是相當出名,分別是劉老非、柳青冥、向莊、馬俊。
「這位就是妙虛道長?果真是一表人才。」仁和縣看着李易捻須道。
既然出席論道,該有的裝扮還是要有的,不僅要沐浴更衣,還需要身穿最正式的道袍。
他身穿神宵道門青色羽衣,頭戴銀冠束,端地是氣質非凡。
這個時代的道袍,完全不同後世佛道融合的款式,尚且具備一絲原始道家特色,青色長衫背有繡着雲霞花紋的霞帔,被稱之為羽衣,只是正式場合上的穿着。
平時還是尋常右衿道袍,有高檔的絲綢,也有低劣的粗麻,可見仙風道骨下的奢求貪慾,更是時代賦予的特色,他之所以被知客道人鄙夷,就因為穿了粗佈道衣。
「不錯,卻不知道學問怎樣?」朱揚祖臉色平靜,目光卻有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