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 4 將近臨湘桃花盛

更新:09-01 11:08 作者:趙子曰 分類:軍事小說

    江南的經濟首數荊、揚。

    不說揚州,只說荊州,荊州的經濟則又以南陽、長沙為重鎮。

    南陽郡挨着潁川郡,實際上算是中原地帶,也就是說,除掉南陽之外,長沙的經濟在荊州實為一枝獨秀,這一點從長沙郡的戶口人數上就能看出,荊州人口最多的郡是南陽,盛時二百餘萬口,其次便是長沙,盛時百萬人口。

    不過雖然如此,江南的經濟畢竟底子薄,也就是從本朝起才開始快速發展起來的,故此與北方,尤其是中原那些歷史悠久的名郡,例如潁川比起來,卻還是大有不如。

    潁川郡盛時人口約百五十萬,比長沙郡多一半,潁川郡有十七城,長沙郡有十三城,縣城的數目也比長沙郡多,可若論起轄地大小,卻遠比長沙為小。

    長沙的面積是潁川的好幾倍,——事實上,現在的長沙還是變小了,早年的長沙郡更大,前秦時置三十六郡,當時長沙郡便是其一,那會兒的長沙郡佔地千餘里,面積幾乎相當於後世的整個湖南省,可以想見其大,不過後來隨着長沙郡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多,遂慢慢地被析分出去了許多地域,只從本朝以來,百餘年間先後共在江南析分了七個郡,而長沙郡就占其三,因此較之往昔,長沙郡的面積小了很多,但與中原的大多郡國相比,卻還是個巨無霸。

    因而,雖說過了益陽縣就是長沙的郡治臨湘,實際上兩縣之間仍相隔頗遠,約二百餘里,——這要放在潁川,二百里地,已是潁川最南與最北的距離,也差不多是最東與最西的距離了。

    「太史公雲『江南卑濕』,誠不我欺,又雲『地廣人稀』,亦果然如是。」陳儀甚是感嘆。

    程嘉比陳儀更感嘆。

    魏郡的大小與潁川相仿,大概比潁川大一點,可相差不多,趙國地界窄小,比魏郡和潁川尚且不如,一個長沙,足能綽綽有餘地容下這三個郡國,陳儀、程嘉當然少不了感嘆一番。

    荀攸說道:「中興初,建武年間,光武皇帝省並天下四百餘縣,多在中原,而少在江南,以今觀之,之所以少省並江南的郡縣,固有前漢末年時江南較中原少受戰火之故,卻亦有江南地廣人稀之故也!」


    如是地窄人稀,那麼省並縣邑,可以把分散的人口集中到一個縣裏,便於管理;可如果是地廣人稀,再去省並縣邑,那麼地方上就太不好治理了。試想一下,荀貞等入長沙之後,先後經過的羅縣、益陽縣,都是方圓數百里,對一個縣而言之,本來就夠大了,如果再省並,把兩個縣合成一個縣,人口既少,地方卻大,道路又難走,山多水多林木多,那就太難治理了。

    荀貞坐於車上,聽他們在車外談話,撩開車簾,探出頭來,笑道:「南北自古有別,長沙雖地廣,然戶口尚算充實,較之武陵,已是桃源了!諸君又何必『牢騷滿腹』?」

    晉人陶淵明寫過一篇《桃花源記》,講的是晉太元中,武陵的一個漁夫誤入桃花源的故事。這個「武陵」,說的便是武陵郡。

    《桃花源記》是一篇想像優美的文章,可當下的武陵卻絕非是如桃花源那樣的世外天堂。武陵郡緊挨長沙,在長沙西邊,面積比長沙郡還大,荀貞沒有去過,不過因為武陵蠻時常叛亂之故,——便在前年十月,武陵蠻還又叛亂一次,最後被郡兵擊破,所以他對武陵略有了解,聽人說,武陵就算比不了兩個長沙,至少也得比長沙大上一半,但總共才只有十二城,人口更少,盛時也不過只有二十餘萬口,和潁陰一個縣的總人口差不了多少,莫說與中原相比,便是與同在荊州的南陽、長沙,以至零陵、南郡相比,也可謂蠻荒之地了。

    只是可惜,《桃花源記》尚未問世,「桃源」的這個幽默荀攸、程嘉等人聽不懂。

    荀攸呆了一呆,問道:「君侯,『桃源』二字,作何解也?」

    「桃源者,桃花之源也。」

    「方今十月,群芳蕭瑟,哪來的桃花?」

    「陌上雖無桃花,而思及將要見到文台,我卻如春風拂面,心情愉暢,恍如行桃花林中。」

    荀攸、程嘉、劉備等恍然大悟。

    劉備笑道:「君侯不止文治武功,且雅擅文辭,非我等俗人可比。」

    劉備小時候就喜歡飛鷹走犬,不喜歡讀書,便是經術尚不精通,何況文辭?老實說,在荀貞面前



4 將近臨湘桃花盛  
相關:  即鹿  赤旗    婚約已過,腹黑總裁不放手  神級插班生  掛了99次之後  山海八荒錄  
下面更火
搜"三國之最風流"
360搜"三國之最風流"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