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 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
荀貞領兵西進,出下邳、過沛國,入汝南,至潁川。
一路行來八百多里地,到得潁川郡最東邊的郾縣時已是正月二十了。
郾縣即後世的郾城,也就是岳飛大敗金軍的那個地方。
被荀貞提前派回潁川的荀攸、陳群、辛璦在郾縣等候已久,他三人之外,樂進也來了。
此外,迎接荀貞的還有不少郾縣的士人以及郾縣令與郾縣縣寺的縣吏們。
到了郾縣,就是回到家鄉了,荀貞早就下令各部,命嚴守紀律,不得喧譁紛亂。
那六千廣陵壯勇、五千丹陽兵雖是新募,沒有經過長久的嚴格操練,可他們的部、曲、屯等各級軍官多為荀貞舊部義從,在他們的約束下,只從表面看去,卻也是像模像樣,士氣高昂。
遠遠得聞哨探回報,聞知荀攸等在前等候迎接,荀貞即令各部緩行,自帶了戲志才、程嘉等人,在典韋、趙雲諸多勇士的扈從下,勒馬急行,先到了郾城縣外。
荀貞此前去廣陵上任時曾路經郾縣,郾縣令當時拜見過荀貞,荀貞以堂堂二千石太守、縣侯之尊而卻對他甚是禮敬,這份開襟下士、謙退禮讓的風範讓郾縣令心折不已。
此時遙見前方塵煙大作,而十餘騎離開部隊,當先馳來,若是迎接別人,郾縣令或許還拿不準這馳來的十餘騎究竟是將主親來抑或是過來問話的偏裨,但以荀貞的作風,郾縣令卻心知,這十有八九定應是荀貞聞有士、吏相迎,故此保持一貫的謙退作風而先馳過來與諸人相見了。
待得這十餘騎馳至近處,郾縣令拿眼細看,果然不錯,當先一騎披甲帶劍,可不正是荀貞。
他忙和身側的荀攸、樂進等打個招呼,帶着眾多迎接荀貞到來的士、吏疾步迎上,拜倒路前。
「希律律」一聲馬鳴,荀貞勒住坐騎,騙腿從馬上跳下,快步來到拜倒地上的諸人身前。
雖是冒風沖寒,十天趕了八百多里路,荀貞卻是精神抖擻,毫無半點疲態,說起話來,不但中氣十足,而且語音清亮。
他請諸人起身,親手扶起郾縣令,笑道:「何德何能,敢勞足下出迎?」
「將軍為國奮武,起兵討逆,駕臨鄙縣,士民騰躍,下吏忝為邑長,豈能不迎。」
荀貞哈哈大笑,打量郾縣令,笑道:「數月前一別,每當思及當日與足下對酒清談,懷及足下的高才風流,我都頗是感念啊,宦海如萍,身不由己,雖當日與足下一別後便時常想念,可本以為再與足下相見已不知是何年何夕了,卻不意今日就能與足下重見。」
荀貞的年齡雖比郾縣令小得多,可他的名頭而今卻是天下皆知,不知比這郾縣令高出多少,郾縣令得他這般褒譽,受寵若驚,歡喜不已,連聲說道:「下吏不過是個粗鄙的人,哪裏敢言『高才風流』?倒是將軍,數月不見,英武更勝往昔。」
荀攸、陳群、辛璦三人立在邊兒上,笑吟吟看着荀貞和郾縣令寒暄。
從見到荀貞到現在,樂進一直沒有機會和荀貞說話,此時等到荀貞和郾縣令的對談告一段落,他再次伏拜,大聲說道:「進拜見主公。」
荀貞前世時讀三國類的書,如《三國演義》,常見書中有「主公」一詞,而穿越到這個時代後,無論是他位卑為亭長、有秩薔夫時,又或他位尊如太守、縣侯時,卻都幾乎無人以此二字來稱他,不過因身處這個時代日久,荀貞很了解當下的稱謂習俗,所以對此倒也並不奇怪。
「主公」和「明公」看起來挺像,只差了一個字,可意思卻截然不同。
明公里的「明」字是褒義詞,意謂對方「賢明」,通常是被下吏用來稱呼長吏的,而「主公」里的這個「主」字卻和「公」字一樣都是尊稱,是「主上」、「主人」之意,只有自居為「家僕」、「家奴」和一些自居為「家人」的人才會以此二字來稱呼那個對應的「家長」。
事實上,在真實的歷史中,三國群雄裏邊,只有劉備手下的人才常以此二字來稱呼他,如曹操、孫權等的手下卻極少有人以此來稱呼他們,由此也可見劉備和曹操、孫權等的不同,劉備用人是「以性情相契」,換言之,是把對方當成了兄弟、家人,他把對方當兄弟、家人,對方也就把他當兄弟、家人,所以,如關羽、張飛、諸葛亮等等,就常以「主公」來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