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
當時明軍一股奇兵最先攻到北江府城,「大越」軍中很快有人開了南城門出逃;阮薦被關在府衙里的一間廊屋裏,也不太清楚究竟是誰的兵馬如此荒唐。
不過北江府的情勢一亂,阮薦本身是大越官員,便沒人看管,他得以逃出了府衙。
阮薦出身於世代做官的官宦地主之家,他爹阮飛卿在陳朝就是官僚;後來胡氏篡位,其父又繼續在朝做官。胡氏本來就是陳朝權臣起家,所以麾下有很多陳朝的文武,阮父投奔胡氏也實屬正常。
不料時運不濟,胡氏上-位不久便被明軍所滅。阮父被明國「交趾布政使司」定案,以「助紂為虐」的罪名,被判流放遼東。從明國的最南端到最北端的流放,恐怕是凶多吉少、生離死別,阮薦送父至鎮夷關(友誼關);回到升龍他又立刻被軟-禁了。
再後來明國爆發了內-戰,升龍城的明軍上層黃中、解縉等文武在升龍城,主要對付漢王派來的奸細。阮薦這種安南人被放鬆了看管。他聽說安南人陳季擴稱帝,便想了辦法逃出升龍,去投奔了陳季擴,在「大越」朝廷做了兵部侍郎。
接着,這次他跟着北路大軍主將阮帥,來到北江府,卻再次遭遇大亂出逃……
阮薦似乎已經在跑路的經驗中、跑出了豐富的心得,整個過程他非常之嫻熟。
在北江城岌岌可危、人馬混亂的關頭,阮薦還不忘闖進一戶民宅,找到一些乾糧和衣裳,然後才出城。戰亂之地,有地方去的人、大多都會出去躲避,無人居住的房屋不少。阮薦換上了庶民的衣裳,把官服與印信毀掉,便跟着亂軍出了城。
他的身材有點矮小、腦袋很大也方正,混在人群里並不顯眼。
到了城外,阮薦就離開了人多的路線,獨自往南走。
明國駐升龍的軍隊,已經渡過黃江(紅河),在東江流域活動;大股的大越潰兵必定會遭到堵截。阮薦躲躲藏藏走了兩天,來到了東江北岸。
明軍為了截斷越軍的退路,已經燒毀東江上的所有橋樑、禁止船舶在江面航行。不過作為黃江支流的東江,蜿蜒在平原上,水流緩慢、江面也不太寬。阮薦四下搜尋木筏或小船,也能渡江。他趁夜靠着一隻獨木舟划過了東江。
一到東江的南岸,明軍活動便很少了。
阮家世代為官,認識的人很多,他不需要官印也能在軍中找到熟人。他準備先趕到升龍城東南、到另一支越軍軍營里;告誡他們立刻退兵到悶海口(南定市附近)、憑藉水域和地形,避免被明軍正面摧毀。
然後再從軍中拿到戰馬,騎馬趕往清化,向大越朝廷稟報前線的嚴重局面:戰力不對等,正面大戰簡直是一觸即潰!
……一舉拿下府城的大將、正是尹得勝;他以奇兵迅速從右翼穿插,越過安南叛軍主力陣營,直趨江北府城抓住了這次戰機。但這次行動,是張輔的軍令,並非尹得勝自作主張。
張輔起初有點看不起百戶出身的尹得勝,這時才漸漸地感受到,右副將軍雖是漢王府一系、卻相當好用。尹得勝完全不貪功,愛惜將士、不貪財盤剝,以至於其部下能打惡戰,尹得勝執行起軍令來非常實在。
反倒是那個柳升,讓張輔十分頭疼。京師很多人都以為柳升是張輔這邊的人,可張輔卻對柳升此役的表現、非常不滿。
「他-娘-的!」張輔聽到柳升送來的稟報,當場就罵出了聲。
柳升在信中說,他聽到了確切消息,叛軍主將阮帥已被抓到、官軍大獲全勝;便決定立刻離開志靈縣,往松台河口坐船,以免怠誤軍機。
張輔面色十分難看,在城牆上走來走去,差點把手裏的信當場撕成碎片!他觀望了一會兒北江城南面的平原,強忍着心中的惱怒琢磨了一陣。
主力會戰剛剛結束,柳升竟然先走為上、再寫信打個招呼,此事給張輔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如果此時柳升沒走,而是等到張輔的軍令,從志靈縣、沿東江一線西進,配合黃中部;則可以完全切斷潰敗的所有敵軍退路,為張輔軍爭取時機、極快地將阮帥殘軍全殲。
然而現實是柳升跑得相當快,他似乎事先意識到了不走就要繼續留下。於是張輔就不得不面臨選擇,要麼放走一部分潰兵,要麼耽誤時間繼續追擊。
張輔心頭惱火,卻又拿柳升沒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