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1.87 長樂未央
更新:09-13 10:38 作者:薰香如風 分類:玄幻小說
薊國,長安縣,行宮。
長安縣,乃仿前漢長安城督造。內置長樂、未央、明光、桂宮等宮。規模雖不可與前漢帝都,相提並論。然經累次增修擴建,早已今非昔比。如薊國雄城,橫豎七里,內外三郭,橫跨北易水。七七四十九衢。大衍缺一。
效仿長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東。凡四里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門。夾橫橋大道,市樓皆重屋」。另有西域五十五國邸,長安門學等,奇觀建築。有民三萬戶,二十餘萬眾。乃薊西商都,與樓桑並著於世。
西域來客匯聚於此,絲路游商稱之為「薊長安」,俗名「(北)斗城」。
並縣為國時,薊王有言在先。編戶過萬,口過十萬,可升為令;戶破二萬,口破二十萬,可食雙俸。
稍後又約定,戶破三萬,口破三十萬,三食君俸,秩升一等。
薊國《圩田制》,分戶不析產。戶均已降至不足八(7.5)口。不似先前,戶戶十餘口。然除編戶,還多客庸。客籍亦錄入人口。如此算來。薊長安總人口,已破三十萬。年前,歲末大賞,長安甄逸令,如願擢升為比二千石俸,加「光祿大夫」,銀印青綬。
光祿大夫,「職掌言議,毗亮論道,獻可替不(否),讚揚德化」。
前漢時,在「大夫」中,地位最為尊顯,晚期多為貴戚重臣加官。無員限。今漢漸成閒散之職,雖仍掌顧問應對,但多用以拜假賵贈之使,及監護諸國嗣喪事等。
換言之,薊國光祿大夫,亦是加官,並無實權。甄逸,仍主長安治政。然薊王專開朝議時,可入比二千石列。循例,加光祿大夫銜,乃九卿之後補。於薊國而言,為郡守備選。今東境又開數郡,郡守人選,皆出千石城令,受封光祿大夫者,優先。
或有人言,光祿大夫乃九卿之光祿勛屬官。薊國未置九卿,如何加光祿大夫。正如今漢省都護,置將兵長史,統領西域。且省主官,亦符「家國同構,列候次減」之舊例。
加官,非只有郡縣長史。不足二百石之佐使少吏,克己奉公,勞苦有功,可加「諫議大夫」,秩六百石。「掌規諫諷諭。凡朝政闕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違失,皆得諫正」。另有「太中大夫」,秩比千石。「中散大夫」,秩六百石,多養老疾,無職事,唯詔令所使。
諫議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分隸二國相,非少府屬官。中散大夫,終官養老,則隸門下署。
至此,薊國「加官制」,趨向完滿。
另外。光祿大夫,可「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此四科人以擢用之」。凡「光祿四行」,薊王又令二國相,「每歲依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
科舉制未能建立前,察舉制必不可少。由各城長令,舉薦人才,亦是《漢律》所定。無可指摘。
橫豎一里之宮城,便是長安行宮所在。
長樂宮,鴻台。
張姜子、李真多,正苦習漢宮儀。
長安宮人漸多,女官宮人齊備。薊制宮儀,無需宋貴人親授。話說,行宮日積月累,美人如雲。卻少有遷入薊王宮者。稍後,易縣甘泉宮、臨渝碣石宮、北海冬宮、西域夏宮中女官,多由長安宮女充填,傳授漢宮儀。循此例,待諸王子長成,裂土封王,宮人亦可足備。畢竟,薊王子嗣眾多。子女皆為縣主,當有三百宮。
以備不虞。亦是薊國上下,行事之風。
能如二女仙。先入薊王宮,再遷長安行宮者,鳳毛麟角。
一里之回,薊王宮。滿打滿算,莫過千人。
「此城,比長安如何?」李真多問張姜子。
「制度不如,繁華尤勝。」張姜子乃武威祖厲人,常往來長安。所言非虛。
比西京宮殿,薊長安宮規模削減,然繁華卻盛。今漢以來,羌人屢寇三輔。再加涼州動盪,絲路三通三絕。長安不復前漢盛貌。薊長安,扼薊國西境。游商入五阮關(蒲陰陘),可經北易水,直入城中港市。而後順下千里薊國渠,通行大漢水路。財富匯聚之地,必有異客番商,航海梯山,不遠萬里而來。
終歸無利不起早。
「先前,王上剿滅長城馬賊。疏通居延外道。今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