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呂布傳 81 揚威虎牢關.許攸的建言
【三江推薦中,天天拜求三江票,懇請各位勿怪,謝謝!】
袁紹帶着一肚子的怒氣,回到大營,將自己一個人關在中軍大帳中。
大帳外,齊聚着的,都是袁紹帳下謀士和大將,裏面並沒有出現咆哮如雷的情景,反而沉寂得令人很是不安。文丑將今日虎牢關前的爭戰情形簡述一遍,眾人也就明了。
最後還是許攸壯着膽子,在外稟報一聲,得到袁紹的傳喚後,他急忙雙手整整衣冠,深吸一口氣,掀帳入內。
帳內並未點亮燈燭,許攸驟然由外面入內,根本就看不清帳內情形,不由低低驚呼一聲。
「子遠來了,點亮燈燭,坐!」
袁紹的話語中,帶着身為上位者的威嚴,許攸答應一聲,趕緊掏出火媒,點亮燈燭,坐在袁紹下首。
燭光映照下,端坐在主座上的袁紹面色如常,看不出任何端倪,只是許攸久隨袁紹,自是知道,袁紹這個樣子,表面上越是平靜,也就預示着心裏越是憤怒。
而這種狀況,持續時間越長,就說明,他心裏的怒火也就越強大。
在冀州牧韓馥縱兵圍困渤海太守府時,許攸可算是領教過袁紹的這種隱忍功夫,端的是可怖,可敬。
沉默良久,袁紹這才緩緩睜開雙眼,低聲問道:「今日之戰,子遠都知情了,你怎麼看?」
許攸點頭稱是,恭敬答道:「明公慧眼如炬,屬下有些微淺見,貽笑大方。」
順手拍了袁紹一記馬屁,許攸這才深吸一口氣,斂容低聲道:「今日一戰,屬下以為,內憂,甚於外患。」
「嗯!」,袁紹微微點頭,「說下去。」
「喏!」
許攸應諾一聲,繼續低聲答道:「西涼軍失道寡助,兵力不足,此乃外患,實不足慮。可虎牢關前,各路諸侯卻以明公未有明令為由,隱匿於後,不遣帳下大將出戰,實乃各懷心思,一來可削明公威望,二來明哲保身,保存實力。故而屬下以為,明公對此不可不察。」
袁紹端坐於主座上,面色毫無變化,既像是在沉思,又想是壓根就沒聽進去許攸在說什麼,許攸也只有屏息靜氣,不再多言。
良久之後,袁紹謂然輕嘆一聲,一臉的苦澀,搖頭嘆道:「紹本一片忠心,心向朝廷,奈何廟堂之上,皆是尸位素餐之人,州郡之間,紹本以為,俱是忠義之士,今日一見,方知過於高看了。唉,難道是天要亡我大漢麼?」
「明公赤膽忠心,屬下敬佩萬分!」
許攸拍起馬屁來,那是張口就來,旋即又轉到正題,身子前傾,斂容低聲建言道:「廟堂為宵小盤踞,州郡各懷心思,當今乃董卓所立,血脈不祥,明公何不檄傳天下,公此於世,號召州郡,擁立史侯為君。」
這個建議,許攸已不是第一次向袁紹提起,至少在酸棗聯軍籌建時,他就提起過,只是袁紹一直心有顧慮,所以沒有答應。
可是實際的原因,兩人雖然都沒有明說,心裏,卻都明白得很。
不承認當今天子劉協,號召州郡擁立天子劉辯,這就相當於是再來一次廢立。
自靈帝駕崩,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裏,如今已有三次廢立,先是董卓入主洛陽,廢大將軍何進擁立的天子劉辯,立董侯劉協為帝;董卓死後,司徒王允再行廢立,廢董侯劉協,重立史侯劉辯為帝;而後李傕等率西涼軍攻入洛陽,再一次行廢立之事,廢史侯劉辯,立董侯劉協為帝。
這麼折騰來折騰去,廢立之事,已是形同兒戲。
可許攸對袁紹的這番建言,卻又有不同,在關東聯軍尚未入主洛陽時,先行檄告天下,準備再立史侯劉辯為帝,無異於是在提醒,甚至是在逼迫,李傕等人殺了史侯劉辯,以絕關東聯軍的這點念想。
這層意思,許攸不敢講,袁紹又豈不明白,而這條計策的毒辣之處就在於,既可壯袁紹之威望,又可令西涼軍背上弒君的罪名,可謂一箭雙鵰。
而實際上,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許攸也只敢在夜深人靜之際,自個兒悄悄地想一想,絕不敢說出哪怕隻言片語,但是,他卻能感覺到,這個更深一層的意思,明公袁紹,心裏也是有的。
那就是代漢而立!
所謂「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言,可沒人以為這只是個無足輕重的讖言而已,而是將之當做順應天道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