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侯 第一零一六章 大早朝 七
皇上,臣認為議立太子之事不能以民間長幼倫常之序為主太子之位非一般的位置,太子將來是要繼承大位的。
看小說網 m.kanxiaoshuo.net老臣以為,立太子只有一個標準,非長幼非嫡庶,唯論賢與不賢。
晉王固然有才學,但適才蘇大人自己也承認,淮王耽於享樂,好宴飲文章,喜丹青詩樂,性子過於外放,失之於輕佻。
作為皇子時自然無可指謫之處,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大毛病。
但若將來登臨天下,則恐不適宜。
奢靡享樂,宴飲詩樂絕非天子所能為之之事,為天下之尊者,便當老成持重,勤勉節儉,為萬民臣子之表率。
這一點上,二皇子郭旭則更為適合。
未知皇上和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p>這一次站出來說話的是楊俊。
雖然適才被郭旭弄的有些尷尬,但在立場問題上他還是遵循之前和呂中天的心照不宣之約,支持郭旭為太子。
至於呂中天之前的言論,楊俊將之理解為是避嫌之語。
畢竟呂中天是郭旭的外祖父,不好直接上來便支持郭旭為太子,只能說些模稜兩可之言。
</p>楊俊說出這番話後,頓時讓朝堂上風向扭轉。
原本便有大多數的官員是要為郭旭站台的,此刻樞密使領頭,便也不再遲疑,紛紛出言附和。
</p>楊樞密此言甚是,正所謂立賢無方,賢者可上,不賢者則下,此乃為江山社稷着想之舉。
</p>二皇子賢明勇謀,人所共知。
干係大周國祚之事,豈能以禮法拘之那是迂腐之舉。
</p>這些人一發話,堂上支持郭冕的官員不幹了,紛紛與之辯論起來。
</p>廢話,何者為賢標準為何你們說二皇子賢於大皇子,可否指出具體之事</p>你們眼瞎麼大皇子宴飲享樂,京城共知。
二皇子領軍戍邊,克己勤勉,為人寬厚,賢與不賢還用細說</p>笑話,宴飲詩樂便是不賢我大周風行詩樂,此乃大雅之事。
多少名士大儒樂此不疲,按照你們的意思,那便是不賢了你不宴飲詩樂你賢是不賢</p>尋常之人怎可類比此乃立國本之選,將來是要繼承皇位,登臨天下的。
你那普通人對比,是何居心</p>天下一體,禮樂綱常人人遵守。
廢長立幼,國家必亂。
</p>呸大唐如何太宗非長,開大唐盛世,文治武功,天下無雙。
此便是立賢之利。
</p>可笑,你怕是不知玄武門之變,兄弟殘殺之痛。
整個大唐,為皇權發生多少兄弟相殘之禍,罪魁禍首便自太宗始。
因為自太宗即位便壞了禮法,亂了綱常,故而終唐一朝,效仿禍亂。
今日你們是要讓大唐宮闈之亂也在我大周發生麼安得什麼心</p></p></p>朝堂之上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各自為了自己的觀點而不遺餘力的駁斥對方,鬧騰的如同一塘水鴨子。
</p>林覺苦笑着看着這一群人,心中覺得甚是可笑。
他們甚至都沒有搞清楚郭沖的心思,便在這裏爭論的臉紅脖子粗。
也許郭沖正需要他們爭論不下,才能讓立太子之事不了了之吧。
</p>不過林覺對於他們爭論的內容倒是頗感興趣。
立賢還是立長,這本身就是一個一直以來頗有爭議性的話題。
歷史上有立錯了皇嗣而導致國家衰亡的比比皆是,當然也有打着立賢之名而弄的宮闈生亂,兄弟父子相殘,天下大亂之局的。
</p>林覺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從後世地球上過來的人,他當然是希望是唯賢而上,而非一味的以禮法為理由立嫡長。
但是林覺卻又明白,這不是個簡簡單單的就能界定的問題。
誰都希望立賢,但是這賢明的標準是什麼誰來定這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簡單來說,立長是客觀標準,簡單易行,可以掌控。
立賢是個主觀標準,很難界定賢與不賢。
在這種情形下,立長顯然更能有一個普遍的標準,也更易於操作。
所以,自古以來,皆以立長為先,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紛爭。
這對於政權的穩定延續是有着極為積極的作用的。
當然,由此便會因為長者不賢而導致國家混亂的局面,但這也是權衡之後最能讓絕大多數人能接受的結果了。
</p>至於本朝先皇治下有人提出的治世立長,亂世立賢的觀點,那其實是在努力的改變這種單一的立長制度,努力想讓賢者即位。
但其實同樣難以界定何者為賢。
實際上如果是亂世的話,那可不是賢不賢的問題,而是誰的拳頭更大,力量更強的問題。
拳頭大的在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