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 第二卷 帝京風雨 第136章 吾道不孤(上)
胡濙此人在正史中的名氣一向不是太大,但在野史以及後世小說中卻是多有出現的厲害人物。
此人不但年紀輕輕便考中進士,之後的官路也頗為順達,可真正讓他的名字流傳後世還是因為永樂帝對他的信任,以及把一項隱秘而艱巨的任務派給了他去執行——搜尋神秘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
當朱棣以奉天靖難的名義發動叛亂,直搗應天南京城取得最終勝利之後,一個讓他既感高興,又感頭疼的事情便發生了。皇宮突然起了大火,然後本來應該身在其中的建文帝就神秘失蹤了。
建文帝的消失一方面讓朱棣能更容易名正言順地坐上皇位。畢竟他打出的旗號只是靖難,為的也只是清君側,而非造反奪取侄子的皇位。若朱允炆依然在位,他想要真坐上天子的寶座怕是還需要費不少的工夫。而現在人一失蹤,在國不可一日無君的理由下,他便能順理成章地取而代之了。
但是,朱允炆的失蹤對永樂來說永遠都是一根刺,因為誰也不知道他何時會再次出現。雖然一個失去皇位的逃亡天子手上無兵無權,但只要有這個旗號在,就足以對朝廷造成極大威脅了。要知道,後來的辮子朝一個傳說中的朱三太子就鬧了他們上百年,直搞得人心惶惶,更別提朱允炆的身份還是當初真正的皇帝了。
所以為了去除後患,永樂在稱帝後花了大力氣,派了無數人滿天下地尋找朱允炆的下落。這其中,就有鄭和從海上尋找的一支人馬,而另一支在中原各地尋找其下落的首腦人物便是這位胡濙胡部堂了。
當時的胡濙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為了尋找建文帝下落,他可是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甚至連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以及更偏僻的苗域都去過。至於到底有沒有找到朱允炆的線索,甚至找到他本人,就沒有人知道了。
正因為有過這一番功勞,再加上胡濙本來出身就不錯,在歷經四朝之後,他終於站到了朝廷之巔,成了僅在內閣輔臣之下的存在——吏部尚書。而且,因為有之前的那段尋找經歷,他還擁有了尋常文官所沒有武官人脈,尤其是在錦衣衛里,更是聲望極高。
其實當初紀綱被殺之後,若是他胡濙點頭,恐怕永樂會毫不猶豫就把指揮使的位置給他的,若真如此,錦衣衛的勢力也不至於落到如今被東廠徹底壓死的地步。但他畢竟是文臣出身,並沒有接受這樣的轉換。但功勞和資歷擺在這兒,最後就成了文武俱全的古怪存在。
陸縝對胡濙的了解並不多,卻也知道這是曾找過建文帝的永樂朝老臣,所以心裏下意識就想問問這位老大人,他到底找到過建文帝沒有。不過這話終究是不敢說出來的,唯有恭敬地施了一禮。
在陸縝起來行禮時,胡濙也正上下打量着這個年輕人。半晌後,才摸着自己頷下的鬍鬚說道:「怎麼,你對老夫出手救你感到很奇怪麼?」
「老大人高義出手相救下官自不敢有所懷疑,只是對錦衣衛的人肯為老大人做這些感到驚訝而已。」陸縝忙找了個理由來搪塞道,他可不敢說自己是知道對方以前做的事情才感到驚訝的。
聽了這話,胡濙有些蕭索地嘆了口氣:「若是十年之前,老夫要救你會更容易些。可現在,能在此事上出手的,也就楊震這麼幾個人而已了。現在,又少了一個……」
「多謝老大人仗義出手,下官實在慚愧。」陸縝忙再次道謝。
「你倒也不必謝我,這是老夫該做的事情。你為朝廷甘冒大大得罪王振的風險,甚至連自身的安危都不顧。若老夫這時候連你都不救,那就真羞為人,更羞為這吏部尚書一職了。」說話間,胡濙做了個請的手勢,自己則先坐到了主位之上。
陸縝見其落座,這才回到了剛才的客座之上。看他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胡濙更在心裏暗生讚許之意。因為這兩年裏尋常官員與自己單獨相處時,很多都會變得戰戰兢兢的,更不用說這麼個年輕縣令了。怪不得他敢做出這等事情來,還敢在朝會上侃侃而談,顯然其膽略就非常人可比了。
在喝了口茶水,潤了潤喉嚨後,胡濙才道:「別的話也不用多說,老夫只是有個疑問,你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邊地縣令,怎麼就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若老夫得到的消息不錯的話,你之所以會來京城便是因為得自那王振的安排了。」
在對方審視目光的注視下,陸縝也不見半點慌張,只是笑了一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