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的這個年末里,里城新開了一家書店,名曰綠石書齋,成了城中少見的熱鬧景象。
綠石書齋的書籍大多是從上海啟程抵達里城的,但頗為出人意料的是,書齋的主人卻是從日本來的。更加讓人感覺意外的也還有……
因為,從日本抵達琉球的,是一名漢人。而且還是大明官員:王夫之。
王夫之的能力不俗,但運氣很差。
說他能力不俗是因為綠石書齋在江戶城開辦得很興旺,不少日本人都聞訊而來,想要一睹中華儒家學問的文章。尤其是不少人在綠石書齋里現了諸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桃花扇》乃至《石頭記》以後,都痴迷起了中華讀物。
尤其是石頭記,作為連載自朝鮮朱慈烺手中的《石頭記》其實就是《紅樓夢》。《紅樓夢》的火熱出乎意料,更帶動了江戶城掀起了一股模仿《紅樓夢》裏衣食住行的風潮。
《紅樓夢》裏雖然賈母自稱自己是中等人家,但這一舉一動全然都是上流社會才有的景象。這對於一慣艷羨中國的日本人而言,無疑是一個走上人生巔峰享受的模仿渠道。
至少,這可要比起看《小時代》來了解上流社會要靠譜得多。或者說……拿兩者對比,是對《紅樓夢》的侮辱。
綠石書齋的開辦很順利,客流量很高,更是迅就聚成了一個書友會的圈子。在這樣的基礎之下,綠石書齋不斷擴大規模,更是廣買屋舍,對外說是以後作為書庫。但其實就是大明駐日本大使館的館舍。
靠着綠石書齋的突破,又有阿部忠秋幫忙牽線,王夫之很快就結實了不少日本高官重將。只可惜,這個時候倭寇入侵朝鮮與琉球請奏驅逐日本人的事情先後生,徹底地打亂了王夫之建立大使館的步驟。
倭寇入侵的事情,王夫之不擔心。誤會很快就能解除.
但是,琉球王國驅逐日本人的事情,卻讓王夫之犯了難。
平白而論,王夫之本身的任務是負責重新恢復大明與日本兩國持續百年的緊張敵對關係,解除貿易封禁,完成建交,隨後力求將日本納入帝國的控制之中。
但琉球王國的存在展露了一個現實。
那就是大明與日本在利益的訴求上並非完全一致,甚至有着全然衝突的地方。那就是琉球的利益。
大使館的事情顯然是泡湯了。
王夫之留在江戶一下子沒了意義,他想了想,決定啟程前往裏城。
比起王夫之,先期還有陳漸鴻抵達了里城,將綠石書齋辦了起來。
兩人雖然都已經解決了官身的待遇問題,但中日重新交惡的現狀讓兩人都大為感嘆時運不濟。
建交顯然是不成了。
那麼接下來的時間反而就顯得頗為寬鬆。
他們本來的任務是在日本接應皇帝陛下的國事訪問,但既然皇帝陛下思鄉心切先回了一趟家,在沒有明確取消日本之行的前提之下,兩人還得繼續在外面呆着。只不過,前去了解琉球情況顯然也算公務範圍之中。
一下里城,王夫之乎立刻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不比朱慈烺習慣水性,王夫之有些旱鴨子。前往日本的時候是走的 6 路從朝鮮出,只有離開朝鮮去日本的時候才坐船。
這一回從日本抵達琉球王國,自然也得坐船。
以至於王夫之重新踏上堅實 6 地的時候,都感覺雙腳有些軟。
軟歸軟,王夫之看到陳漸鴻的時候,還是非常高興。久在異鄉為異客,見到故人的心情總是容易激動許多。
兩人路上沒多寒暄,上了馬車就直接開始了正題。
王夫之先是看了一下車內的設施,笑道:「看來書齋在琉球辦的不多。」
「還是而農大人的主意正。這書齋在日本辦得好,在琉球也一樣順暢。因為我們望來打交道的不是當地顯貴,就是往來客商,賺錢不要太容易。」陳漸鴻說起這個,表情輕鬆歡快。
但王夫之很快就露出了肅容:「賺錢輕鬆,這當然是好事。不過,正事可別忘了。」
「屬下一刻沒忘。」陳漸鴻收起笑容,道:「消息,屬下都有初步打探。情況很是不妙。」
「毫無緩和餘地?」王夫之並非是心向日本,在他看來,小國就是註定被犧牲的存在。若是可以為大明取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