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 第十六章 把那風景都看透
第十六章 把那風景都看透
如今的抱月樓,已經鋪就了一張遍佈天下的大網,雖然各方勢力都清楚,這個天下最大的青樓聯盟是范家的產業,可是卻沒有辦法控制,畢竟這是正經生意,不管是哪一國的律法都管不住它。抱月樓開出去的條件好,對樓中姑娘們客氣體貼,真真是賓客盡歡,勞資和諧,又有范閒的權力做為靠山,夏明記和招商錢莊做為金錢支援,短短四年時間,便將觸腳延展到了每一處地方。
雖然抱月樓在情報方面的收集還遠遠及不上監察院專業和強大,但是至少它給范閒提供了另外一個信息來源。
監察院終究是慶國的官方特務機構,范閒的心裏總存着隱隱的忌憚,如果某日皇帝陛下讓自己把監察院交出去,那自己的視力和聽力都會下降許多——比如這封關於大皇子的密報,便證實了范閒大力扶持抱月樓所帶來的好處。
關於密報上的消息,監察院的院報,甚至是啟年小組的密報都沒有提到一字一句,如果不是有抱月樓通風,范閒都不知道,京都里又要上演一幕好戲。
當然,范閒也清楚,這件事兒不能怪監察院和啟年小組,畢竟涉及皇族的顏面和天子家的家事,官方特務機構即便查到了少許內容,但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又被內廷以及都察院御史監督着,真是無法空口白牙向自己報訊。
但抱月樓不在乎這些,在范閒手下的組織結構中,抱月樓更像是御史台,有風聞議事的自由——這封密報里提及大皇子要納側妃的消息,也只是京都偶爾傳起來的流言。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范閒皺着眉頭。想着京都里發生的事情。
如果僅僅是大殿下納側妃,這只是件小事,用不着他如此緊張,但關鍵是抱月樓的情報里說地清楚,納側妃完全是由宮裏定的,大皇子事先並不知情,而且據說,大皇子對於這件事情有極大的牴觸情緒。已經入宮與陛下吵了兩次。
范閒很頭痛,他知道這位大哥是個什麼性情的人,雖然大皇子極識大體,但在涉及到根骨的王府家事上,卻是倔犟的厲害,加上他與大王妃感情和睦,怎麼可能同意宮中再次指婚。
而宮中要他再納側妃,明顯帶着更深層次的考慮。關於這一點,范閒也十分清楚。
自從京都謀叛事真正平定之後,皇帝陛下在重新找回對自己長子的疼愛後,最開始處理地事情,並不是將大皇子調往邊軍出任實權大帥。而是暗中準備讓大皇子納側妃。所以說,納側妃這件事情其實暗中已經進行了許久,只是一直被大皇子硬抗着,而沒有真正地浮上水面。
大王妃是北齊的大公主。而南慶與北齊的蜜月期已經結束,皇帝陛下為了將來的戰事,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長子,被一個北齊女人管的服服帖帖,而將來的最後北伐,大皇子很明顯是先鋒大帥的最佳人選,皇帝陛下地意思很清楚,先讓他納側妃。然後再尋個時機,覓個由頭,將大王妃廢了。
意思很清楚,可惜的是慶帝的幾個兒子都有些不聽話,大皇子從來就不是這麼聽話的人,才能硬抗了兩年,只是從抱月樓的消息看來,宮裏準備把這件事情挑明。直接發話主事了。
范閒頭痛地抱着膝蓋。惱火地狠,心裏對大殿下有極大的意見。暗想皇帝陛下既然逼的這般凶,你暫且應下又怕什麼?能拖得一時便是一時,難道非要皇帝陛下下旨,然後你再去宮裏玩一招寧死不屈?
皇族子弟,哪裏有當情聖的資格,只是大皇子與大王妃這一對和親而成地夫妻,倒着實很有幾分細水長流,相攜至老的模樣,讓范閒大感敬佩,自嘆不如。
敬佩之餘,令范閒頭痛的是,抱月樓里傳來的情報講的隱晦,卻暗中透露了一個消息,皇帝陛下與寧妃商議之後,暫時忍住了怒氣,準備讓范閒回京勸說大殿下納側妃。
不得不說,在京都叛亂,太子二皇子死亡之後,慶帝對自己僅剩的三個兒子態度要比當年溫和了許多,如果換成以往,大皇子敢如此強硬的抗旨,只怕早就被幽禁在了王府之中,哪像如今,還能忍住性子讓范閒去勸說。
皇帝陛下的密旨估摸着還有時日才會傳到范閒這裏,抱月樓收到地風聲要快上許多,范閒抱着腦袋,心想這究竟是什麼事兒?當年北齊大公主千里南下嫁給大皇子,是自己出任的主婚使,難道四年過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