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六百三十一章 活字製版的構想
更新:11-04 14:02 作者:素布可奈 分類:軍事小說
大筆趣小說網 www.dabiqu.com
另有有心人,很快就意識到李之口中的《茶經》一說,瞬間意識到其中的緊要性。
大唐的茶香、茶藝,此時遠未到真正興旺時期,更不要談遠播海外,即使目前常有外商前來採購,也僅是諸多國家裏的極少一部分。
茶葉的重要性,遠不如東土的陶瓷、絲綢那般享有無上盛譽。
一旦有全面的《茶經》著作出現,本就引領世界潮流的大唐文化,勢必會讓各國掀起茶文化的浪潮。
作為外銷茶葉的首要港口,泉州若能第一時間掌握《茶經》,就會迅速將茶文化極快普及開來
對他們這些茶商而言,其中的商機,還要大過《茶經》的本來意義。
於是乎,當即就有人向李之提起此事,能被皇上誇讚的著作,不需面見,註定貨真價實。
雕版印刷術形成於隋朝,風行於唐代,五代十國時候才會進一步擴大,到宋朝時方接近完美。
李之下一步就是開發這等印刷技術,無非是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
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後,就可以印書了。
但雕版印刷術的欠缺,與不方便之處還是很多的,比如有一個錯別字,整塊雕版就報廢了,需要重新來過,浪費財力,物力,人力。
他打算一步到位,激活活字印刷,將木板雕直接置換為,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來取代只能印固定內容的雕版印刷術。
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
而且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
不過他此時當然不能暴露出其中內情,只是推脫到高宗那邊:「那可是一部大部頭,皇上不歸還,我總不能進宮討要。估摸着此事還要等上數月!」
那名茶商依舊不死心,卻又不敢針對於李之追問,只好將視線注向陳高明。
陳高明又哪裏與李之有過交往,繼而將期盼眼神看往甘修明。
二人對於生意如此精道,就是看中一部全麵茶道專著對茶藝的巨大影響性,在無甚娛樂活動的年代,詩文與茶道是唯一文雅消遣。
它們的興盛與否,直接關係到茶葉的普及銷售。
但二人又怎知,即使甘修明對於李之只有敬畏,同樣不敢有所攀交,那等張口討要之詞,斷斷不會吐露出來。
不過李之瞭然在場人等的一切心理波動,微笑着翻手取出薄薄幾頁紙張。
那只是《茶經》的目錄與開篇概括文字,但僅僅密密麻麻條目上,諸如茶法、雜記、茶譜、茶錄、茶經、煎茶品茶、水品、茶稅、茶論、茶史等等百十條目錄標識,就讓那幾位茶商目瞪口呆。
他們甚至沒意識到,李之是從哪裏取出來的紙張,瞬間就被完整而全麵條條款款被驚住了。
漫說其他人等,就是他們這些久浸茶業幾十年的源頭商戶,也從沒想到一個茶字,居然可組成上百詞彙,更何況針對每一條詞彙會有詳盡闡釋。
於是,他們瞬間意識到,這部《茶經》,會是史上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
「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其主要內容和結構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圖。它包括了各大茶區茶葉的生長規律、加工、品質優劣分析,以及烹茶基礎、茶具和茶器製作、茶史由來、相關雜考等等,只是有關茶葉的詩歌、散文、記事也有幾百篇。」
李之侃侃而談,心理上並沒有剽竊來的負罪感,能讓其提早百十年面市,同樣功德無限。
陳高明嘴裏嘶着涼氣感嘆道:「難怪李先生說是具大部頭,僅是詩文記載以及闡釋,就會有上千頁了!」
李之點頭笑道:「皇上那裏已送去數月之久,他老人家目前才批註完上卷,我目前手中僅剩些零散底稿,堪堪將其再行整理裝訂成冊,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