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輔 第21章 利劍懸頂
今天是臘月初六,天氣本來就寒冷,越接近傍晚,氣溫便越發低了。街上的行人裹得嚴嚴實實的,行色匆匆,街邊食肆的生意卻是興旺起來,汽霧瀰漫,香氣四溢。
聞到誘人的肉香,徐晉的肚子便不爭氣地咕咕直叫,口水幾乎都流出來。自從來到大明朝,這大半個月幾乎頓頓吃稀粥,連油腥都不粘半滴,更何況是吃肉了,嘴巴都能淡出鳥來,這時聞到肉香,肚子裏的饞蟲便集體造反了。
徐晉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忍不住進了一家名為臨江樓的酒樓。
這家臨江樓挺上檔次的,一共分為三層,一樓大堂,二樓雅座,三樓還有包間,越往上自然價錢越貴。徐晉只是想解解饞,並無必要花那冤枉錢,所以在一樓大堂找了張靠窗的桌子坐下,點了一碟水煮羊肉和一壺小酒。
此時,一樓大堂內約有七八桌人在吃飯,在徐晉左手側是幾名書生打扮的年輕人,看穿着應該都是家境一般的讀書人,這也難怪,要是家境富裕也不會在一樓大堂與販夫走卒為伍。
當然,這並不影響幾位書生高談闊論,幾杯劣質濁酒下肚便旁若無人地談論起國事來,一副指點江山,憂國憂民的慷慨模樣。
徐晉聽了一會便哂然一笑,這些書生所談論的在他看來只不過是無病呻【吟】,膚淺幼稚之極,沒有半點實用性,說是空談誤國都抬舉他們了。
徐晉實在沒興趣聽這些傢伙扯談,奈何他們高談闊論,嗓音不是一般的大,生恐周圍的人聽不到似的。
明初的時候,太祖朱元璋制訂嚴厲的律法,嚴禁私下妄言朝政,特別是在學讀書人,輕則鞭笞杖責,重則剝奪功名或參加科舉的資格,甚至是流放三千里。
然而後來內閣制度的形成,文官政治崛起,對皇權形成一定的制肘,所謂科道言官不以言獲罪,這些職業噴子拿着正規「執照」監察百官,看到不順眼的地方就噴,就連皇帝做得不對也照噴不誤。
特別是上一任的弘治皇帝朱祐樘,生性寬厚仁慈,而且只娶了一個老婆,在古代歷朝帝皇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他廣開言路,開明納諫,極少處罰大臣。有一次宮裏失火,弘治皇帝一夜沒合眼,第二天沒精力上早朝,竟然陪着小心向群臣請假。
正是弘治皇帝的開明寬仁,明朝的文官政治達到了高峰,不僅官員樂於進諫,就連文人士子都熱衷議論國事朝政,一時引領風潮。
而當弘治的兒子正德繼位後,這位史上最任性荒唐的皇帝可不像他老爹那般好脾氣,國子監不少煽動言論的學生都被抓到錦衣衛詔獄,整治得死去活來。
儘管如此,這些把名聲看得比命還重的文人,不但不懼,反而鬧得更歡了,還以被皇帝抓進詔獄為榮,因為越是這樣,他們便越是認為自己提出的主張是對的,所以刺激到皇帝了。
「大丈夫仗義死節,豈可屈服於強權淫威也,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就是所謂的文人風骨,另外,只要僥倖從詔獄活着出來,在文人中的威望自然大幅提升。
正因為如此,即使在正德皇帝的打壓之下,文人學子們依舊樂此不彼地公開議論朝政。最後正德皇帝也懶得理這些人,只要不是太出格都不管,每天繼續玩鳥鬥雞,還經常帶着心腹寵臣大張旗鼓地外出遊山玩水。
……
徐晉正對那桌高談闊論的書生感到厭煩時,羊肉和酒終於送上來了,不過卻讓人大失所望,酒聞起來雖有酒香,不過酒水很渾濁,有很多顆粒狀的飄浮物,難怪說「一壺濁酒喜相逢」,這時候的釀酒技術遠落後於現代,釀出的酒水自然不清澈,而且度數還很低,所以說梁山好漢個個都能大碗大碗喝酒,不是沒有原因的。
再說那碟水煮羊肉,先不論口感如何,就是那股羊騷味就讓徐晉直皺眉,很明顯,這酒樓的大廚根本沒給羊肉去腥,要自己是酒樓老闆,早把這大廚給解僱了。
徐晉倒是錯怪酒樓大廚了,其實這個時候的人根本還不懂如何使用生薑、料酒、杞子之類來給食物去腥提鮮,羊肉頂多就是用熱水煮幾次倒掉血水,這樣去腥自然不徹底。
另外,辣椒是明朝末年才傳入中國的,所以這個時候根本沒辣椒,自然也不流行吃辣,也就沒有辣妹子辣了!
儘管味道不理想,但近個月不吃肉的徐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