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輔 第516章 三個主事,借力打力
徐晉看完戶部主事霍韜上交的統計報告,對結果還是相當滿意的,只是京畿內便清理出近九萬頃的田地,若是全國都能以這種力度清退田莊,那麼大明的賦田增加兩三百萬頃肯定不成問題。這便意味着大明的賦稅收入可增長近倍,將大大改善財政入不敷出的局面。
徐晉輕吁了一口氣,歷經數月,京畿內的田地清丈工作總算順利完成,有如此成績也足以向小皇帝交差了,只是要清丈全國的土地,徹底扭轉大明的財政困局,還任重而道遠啊。
徐晉將那份統計報告放下,對着依舊恭立在案前的霍韜微笑道:「這段時間倒是辛苦霍大人了。」
霍韜連忙道:「大人言重了,這本來就是下官的職責所在,安敢言辛苦。」
徐晉點了點頭,隨口問道:「對了,各布政司清退田莊的結果上報戶部了沒?」
「目前只有南直隸和浙江兩地上報了,其他布政司估計要等年後了,大人不妨猜一猜,南直隸和浙江一共清退了多少田地?」霍韜有點眉飛色舞地道。
徐晉心中一動道:「估計不足五萬頃。」
霍韜哂笑道:「大人抬舉了,兩地加起來還不足三萬頃呢。」
徐晉不由蹙了蹙劍眉,明朝的南直隸相當於後世的安徽省、江蘇省,還有上海的面積總和,再加上一個浙江,清退的土地面積竟然不到三萬頃,連京畿地的一半都達不到,可見其中的水份有多大。
當然,這也早在徐晉意料之中了,他本來就不看好這次打折扣的清田莊,京畿地區要不是因為通過重新清丈土地的方式,強行把隱匿的田地逼出來,絕對不可能取得如此亮麗的成果。
正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霍韜看來,別的地方清退田莊不理想,這不僅不關他事,反而更能襯托出自己政績斐然,說不準今年的吏部考核還能評個優等呢。
這時,霍韜左右看了一眼,神色有些異常地從懷中摸出一份奏本,訕笑道:「下官……這裏有一份奏疏,還望徐大人不惜賜教和斧正。」
徐晉眼中閃過一絲怪異之色,這場景咋有點熟識,去年張璁也拿了一份奏疏請自己斧正,結果便拉開了「大禮議」之爭的序幕,而霍韜當年也是張璁的支持者之一。
徐晉不動聲色地接過霍韜手中的奏本,微笑道:「斧正不敢當,提點建議還是可以的。」
霍韜如今是自己的直系下屬,再加上建昌侯府那次「共患難」,兩人的關係便更加緊密了,徐晉自然不會拒小弟這個小小的請求。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霍韜才是徐晉步入官場後,收到的第一個小弟,至於兵科給事中夏言,卻是算不得徐晉的小弟,他之所以協助徐晉彈劾張家兄弟,完全是因為他極力支持清田莊。
毫無疑問,夏言是個有主見,有政治抱負的官員,他不會依附權貴。譬如在開海禁方面,他便是旗幟鮮明地反對徐晉的。
相比於夏言,霍韜顯然更加圓滑,跟張璁一樣是個政治投機者,當然,張璁或許是個有政治抱負的投機者,而霍韜卻是實實在在想往上爬功利者。
對徐晉來說,霍韜這種沒有抱負的功利者顯然更適合當小弟,主要是聽話,容易掌控。當然,用這種人當小弟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容易倒戈,所以絕對不能完全信任,要有所保留。而夏言這種人,則更適合作為同盟者和朋友,但前提是你的政治主張要跟他保持一至。
徐晉瀏覽了一遍霍韜的這份奏疏,心裏不由咯噔一下,神色平靜地抬起頭望着霍韜,問道:「霍主事真的打算將這份奏疏逞上去?」
霍韜明顯十分忐忑,他這份湊疏的大致意思是請皇上在大內為興獻帝立廟,並且尊興獻帝為皇考,而弘治帝則改稱為皇伯考。
很明顯,霍韜的這份奏本跟當年張璁的《大禮疏》一樣,都是投小皇帝所好的「馬屁貼」,想以此來搏取小皇帝的歡心和重用。
話說去年張璁那一份《大禮疏》拉開了「大禮儀」之爭的序幕,最終內閣首輔楊廷和耍了流氓,把王瓚張璁等反對派的代表貶的貶,外放的外放,最終平息了這場爭議。與此同時,楊閣老還藉口把徐晉調出京去賑災,最終逼使小皇帝同意承認弘治帝為皇考,尊稱生父朱佑杬為「本生父興獻帝」。
本來,這一件事可以到此為止了,但是霍韜這時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