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我意由心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禹治水
更新:12-12 23:29 作者:一而再而三 分類:仙俠小說
帝堯在位期間,水禍日益劇烈,當時因為四岳的推薦,帝堯選擇了讓鯀來治理水患。
鯀治水採用的乃是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堵截洪水。
然而,人力有窮,水勢無窮。堤壩雖然越築越高,但水卻也越淹越高,最後堤壩被積蓄起來的洪水沖毀,水患更甚以往,鯀歷時九年的治水生涯以失敗而告終,終究未能平息洪水災禍,而鯀也因此被帝堯流放到羽山,最終死於羽山。
等到帝堯退位之後,帝舜在位晚期,禹就已經長大成人了。
禹因為父親鯀治水失敗被流放而死的原因,從小就專心研究水患,總結治水的方法。最終,他發現鯀採取堵截的治水的方法完全是不可取的。因為單憑人力是無法戰勝洪水的威力的,因此,禹最終總結出來應該採用疏導的方法來治水這個結論。
等到帝舜把禹找來向他詢問治水的策略時,禹便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深得舜的贊同。因此,舜力排眾議,決定讓禹來領導治水的事情。
當舜把治水的事情交給了禹之後,禹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
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着測量儀器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划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也不敢休息。他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整天在泥水裏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在此期間,禹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當初禹從帝舜那裏接下了治水的重擔之時,他才剛剛和妻子塗山氏女嬌結婚數日。但是,女嬌亦是一個賢惠的女子,聽說禹要去治水,雖然不想和丈夫分離,但是還是選擇了支持禹。
後來,禹在治水的過程中,第一次經過家門,聽說女嬌有身孕了。但是,心系水患的禹沒有進去看望女嬌一眼,就離開了。
禹第二次經過家門的時候,正是他的兒子出生的時候。禹在門口甚至可以聽到孩子的哭聲。但是,一想到開山導流刻不容緩,禹便顧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線。
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禹和女嬌的孩子啟已經長大了。
女嬌抱着啟在門口遠遠地看着禹,啟被母親抱在懷裏,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然而,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
也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隨着水患的治理,禹在民間的聲望也變得越來越高。
大禹治水共歷時十三年。
在這十三年中,因為大禹採取了正確的治水方略——疏導,而那些趁着水患興風作浪的妖孽也被火雲秘境派人清除,因此,經過十三年的治理,禹治水終於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濫的災禍,而禹的聲望也隨之達到了頂峰。
而在禹治理完水患之後,舜也已經該退位了。
因為感覺到自己的兒子商鈞不夠賢能,舜覺得商鈞無法治理好人族,因此,舜便決定把帝位禪讓給因為治水而擁有了巨大聲望的禹。
一開始,面對舜的禪位,禹選擇了避讓。他把帝位交給了商鈞,自己則是隱居到了陽翟這個地方,但是,在那之後四方諸侯都來到陽翟來朝拜禹,卻沒有人去朝拜商鈞,因此,無奈之下禹只好繼承了人皇之位,並且定都於陽翟。
禹繼位之後,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劃分九州,鑄造九鼎,以九鼎為根基鑄造九州結界,庇佑人族。
因為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了如指掌,因此,禹就根據這些因素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之後,禹又匯集九州氣運,鑄造九鼎,鼎上鑄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分別象徵着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都城陽城,以顯示人皇禹對九州的統治。
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也在此之後成為了皇權和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此外,因為在治水期間禹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