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抗戰走廊 第三十一節從花轎引來的精神戰
更新:01-07 22:46 作者:湖心島上 分類:玄幻小說
31、從花轎引來的精神戰
但是,八路軍是誰。
八路軍是鐵定心了,他們一定要把鬼子趕出中國,趕出湖西的,趕出這一一個的避風港。
你即使窩在老鱉洞裏,即使躲進了安全箱,也不會讓你們安生地活着的過着每一天,要讓你們感覺到生不如死的滋味,讓你們知道被圈進螃蟹溝里的後果如何。
琢磨的時間一長,新法子,管用的法子,就出來了。
只是沒有料想到,讓湖西的鬼子活不安生的,首先是從一個迎娶媳婦的花轎隊伍發起來的。
說起來意外,想起來好笑,但其實,春天來了,嫩綠的草尖,總會從一個縫隙里冒出頭來的。
那是一個日上三竿的上午。
寂寞、寂靜的湖堤上,突然地歡快起來,燦爛的陽光底下,突然地出現了一隻歡快的迎親的隊伍。
在湖西的迎親,是與電視上、電影裏的表現形式不一樣的,另一種鄉土氣息,別一格新穎豁達。
走在迎親隊伍最前面的,是一個粗黑的大漢,走一步,敲一下大鑼,「喤,」再走一步,再敲一下,「喤,」
這樣的敲大鑼,是很有講究的。
首先,敲大鑼的,是新浪家的族長,叔輩,勸勸代表着新郎的家庭,處理迎親的一切事務,這個人,在湖西,有個特別的稱謂,「大棚」。
到娶親這一天,主兒家的人,只能迎客、敬酒,接受親朋好友的祝福,四處周旋的,忙裏忙外的,就要有這個有威望,能服眾,主兒家、滿族裏公推的這個「大棚」一人來擔當。
十里不同俗,五里該規矩。湖西的風俗,有水的親潤,就顯得富含,就顯得包容,又臨近曲阜,受儒家文化的薰染,又顯得優雅,斯文。所以,湖西的婚俗,與外地的粗狂,簡陋,很是的不同。
比如,新郎官,在迎親的那天,是不會像電視、電影裏的那樣,騎着高頭大馬,穿着長袍馬褂,神氣十足、喜氣洋洋地向四處里,看熱鬧的人群,拱手,招手,顯擺的,而是在家裏、着急地等。
村頭傳來迎親的鞭炮響,新郎官才能走出門,站在院子的大門的正中央,在鼓樂喧天的熱鬧曲聲中,眼看着花轎抬到大門口,花轎兒五彩的門帘打開,新娘在女儐相的攙扶下,蒙着紅蓋頭,嬌嬌羞羞地邁火盆兒的走,裊裊娜娜的獅子封門的來,再接過弓箭,朝着湛藍的天空射一支響箭,然後在司儀的吆喝聲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最後才進洞房,一任好朋睦鄰鬧洞房。
鬧洞房,可不是現在網上罵的那樣黃色、低俗、無聊,尼采大哲學家說過,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鬧洞房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古代婚姻,都是父母親包辦,男女雙方,在結婚前,都沒有任何的接觸,有的連個面兒,都沒有見過,更談不上了解和熟悉了。
現在,一下子成為了夫妻,肯定十分的陌生,有了這麼一個的鬧洞房,就可以改變冷漠的氣氛,使新人儘可能的減少生澀之感,儘快地使小夫妻兒,進入親熱的狀態。
所以至今,民間還流傳着越鬧越喜,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以及新婚三日無大小的說法哩。
所以,迎親,不論在哪裏,在哪個地方,什麼環境下,都是歡快的,讓人高興的一個好事情。
尤其在這樣災難深重的湖西里,在這種民不聊生的氛圍中,迎親的嗩吶一吹,歡快的鑼鼓一敲,人們沮喪,沉重的心理,一下子,就能愉悅起來,就能想到幸福的以往,就能憧憬美好的未來。
這支迎親隊伍的「大棚」後面,是吹打着樂器的樂班子,吹奏的自然是《百鳥朝鳳》,這經典樂曲,就是程瞎子仿着微山湖的百鳥兒的翠鳴,添加自己的心思,而傳奏全湖西的。
樂班子的後面,是花轎,六條漢子,分前後兩班,隨着樂曲的鼓點兒,上下左右的搖晃,那個搖晃,可不是隨心所欲的,那是顛轎。
顛轎,可不是電視裏的那種,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湖西,那顛轎,絕非野蠻,巔的花轎里的新娘子花容失色,再像大風浪里坐輪船,暈得眼冒金星。湖西娶親的顛轎,很講韻味,陰陽頓挫,錯落有致,那花轎裏面的新媳婦,就像坐在了搖搖椅,無意識里,忘卻了娘家的留戀,沒有了未知的惶恐,平添了新婚的喜慶,享受了夫家的呵護,所以,即使現在,還是有很多的新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