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權臣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思悔改
不見棺材不落淚,許多人往往都是要等到大禍臨頭時才會幡然悔悟。筆神閣 www.bishenge。com而在禍事來臨之前,這些人對於與自己所想不符的意見,往往也是採取自動屏蔽的態度,頗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固執。
金兵已經大軍壓境,可以趙佶為首的大宋朝廷依舊固執己見的認為這是金人虛張聲勢,想要藉此逼迫朝廷簽下與金國的不平等條約。
威武不能屈!這種聽了讓人感覺操蛋的話成了宋國大臣此時的口頭禪。可想要硬氣,那也要有硬氣的資本,金兵都殺到家門口了,可宋國朝廷除了口頭強硬外,竟然對邊關的防範依舊如故,絲毫不見緊張備戰的態度。
許多人在犯了錯以後首先會說的就是三個字,我以為……可這世上的事從來不會如你以為的那樣發展。我以為……以為你大爺!
當金兵真的殺過邊境,進入南京道後,宋國君臣集體傻眼了。本以為金國大軍只是嚇傻他們,卻沒想到金國是玩真的。南京道才剛剛到手沒多久,朝廷壓根就沒來得及對被金兵破壞嚴重的城池關隘進行重新修繕,再加上宋國如今財政吃緊,駐守南京道的宋軍士氣低落,與金兵一接觸幾乎就是潰不成軍。
金兵一路過來幾乎就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勢如破竹般的就殺進了大宋的河北。朝廷慌了神,急忙找到還留在汴梁的完顏希尹表示願意答應金國早先所提的條件,希望兩國以和為貴。但完顏希尹卻以今時不同往日為由,重開條件,不僅提高了每年宋國需要上繳給金國的歲幣數量,更是將南京道劃入了金國的治下。
這就是割地賠款!失去了南京道,金兵就可以隨時南下,而宋國君臣這一猶豫,正在河北攻城掠地的金兵卻沒閒着,利用打了金國一個措手不及的機會,長驅直入,一支金兵竟然就直愣愣的殺奔汴梁而來。
宋徽宗趙佶聞知此事後不由大驚失色,誤以為汴梁以北已被金人控制,驚慌之下也顧不得多想,匆忙將帝位傳給了長子趙恆,自己則帶着親信逃出了汴梁直奔江南。
趙恆早先還在為爭奪儲君之位費盡心機,卻沒想到皇位會來的這麼容易。雖然他心裏清楚父皇「退位讓賢」的用意是準備用他頂缸,可皇位既然到了手裏,那再想要奪回去就不是父皇能說了算的。
在執掌了朝廷大權後,趙恆並沒有着急處理與金國的紛爭,而是先提拔自己的親信,安插在百官中取代了趙佶為帝時所寵信的那一批重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趙恆在這件事上的處理手段簡單粗暴而有效。過去依仗官家趙佶而得志的高俅、蔡京、童貫、梁師成等人無一倖免,盡數在這次清洗中被掃落下馬。而百姓對於新官家趙恆的做法自是拍手稱快。
不過朝廷的這次人事變動也耽誤了朝廷組織人手抵禦金兵的時間,當張叔夜、徐槐奉旨組織人力抵抗金兵的時候,那支由於迷路而誤打誤撞避過沿路關卡的金兵也已經距離汴梁不足一日的路程。
得知金兵已經距離汴梁不遠,趙恆也想要學習一下太上皇的做法,只不過他的這一想法遭到了以張叔夜、徐槐為首的一眾大臣的集體反對。趙恆也沒想到自己剛剛才提拔重用的張叔夜等人會立刻跟自己對着幹,迫於形勢,他只得對外宣佈要留在汴梁與金人奮戰到底。
小人永遠是無處不在的!張叔夜、徐槐並沒有意識到由於他們的勸留已經讓趙恆心存芥蒂,在得到趙恆的明確態度後,還在為遇到了一位「明主」而歡喜。而在他們的努力下,汴梁城內的百姓被動員了起來,積極參與守城。
這回來的金兵並不是什麼大股人馬,也就只有五千騎,而且還皆是騎兵,也沒攜帶什麼攻城器械,只要汴梁緊閉城門,等到四周的勤王人馬趕到,這股金兵就會不戰自退。但金兵退走了,當初勸阻趙恆不要離開汴梁的張叔夜、徐槐等人不僅沒有被論功行賞,反而被以各種理由調離了汴梁。表面上的理由冠冕堂皇,說是讓張叔夜、徐槐等人主政一方,可實際上就是趙恆不想將張叔夜、徐槐這種要跟自己唱對台戲的人繼續留在汴梁給自己添堵。
朝廷的官職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張叔夜等人被調離,他們所空出來的位置自有人頂上,而被頂上的人,在趙恆的眼裏都是屬於聽話的人。而失去了張叔夜、徐槐這類朝中的主戰派,再次進城談判的完顏希尹也就沒了對手,兩國的談判雖然比起上回順利的許多,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