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權臣 第二百六十一章 平叛
如今的大宋不太平!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三大寇公開反抗朝廷,田虎自封晉王,王慶自封楚王,方臘自稱聖公,各據一方與大宋朝廷分庭抗禮。筆神閣 www.bishenge。com而大宋朝廷自然不會任由田虎、王慶、方臘在自家地盤上「胡作非為」,雖然正值宋夏交戰之際,但對國中叛黨的清剿也是絲毫不肯耽擱。
以王煥為首的皇衛軍征討王慶,以宋江為首的鹽山軍討伐方臘,至于田虎,則調動一部分西軍與剩餘的十節度一起對其進行清剿。
看上去朝廷的應對還算妥當,可實際戰果卻並不理想。三路平叛大軍,沒有一路馬到功成,尤其是奉命征討田虎那一路官軍,更是接二連三的吃敗仗。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張寶。
雖然嘴上不願承認,可朝堂諸公的心裏卻明白,如今大宋最具戰鬥力的人馬,當屬張寶麾下的梁山軍。原本大宋朝廷里的大多數人都認為梁山軍雖強,但也強不過西軍,可隨着宋夏之戰的結束,朝堂諸公驚恐的發現,梁山軍要比自己所想像的更加強大。
身據廟堂的朝廷重臣對於軍事一知半解,不明白能夠影響一支軍隊強大的因素多種多樣,他們只會拿結果作比較,從而得出所謂的結論。宋軍、遼軍、西夏軍以及武勝軍這四支人馬在朝臣心目中的強弱排位是遼、宋、武勝、西夏。
但隨着宋夏之戰的結束,這個排位也就成了武勝、遼、宋、西夏。雖然宋夏之戰大宋被西夏擊敗,但朝臣普遍認為這時將領指揮不當所致,並不能說明西夏軍就比宋軍強,而武勝軍在朔州擊敗了朝廷心目中認為最強的遼軍也是事實,這也就讓人不得不承認武勝軍最強的事實。
原本朝廷「僱傭」張寶的梁山軍是希望借宋夏之戰削弱張寶的梁山軍,卻不想張寶如此狡猾,從一開始便與童貫分兵兩路,斷了讓人想要背後使壞的可能,再加上童貫的西軍又不爭氣,朝廷想要看到的結果自然也就落空,梁山軍不僅沒有受到重大損失,反倒因為奪取了朔州而變得愈發兵強馬壯。
而朝廷見一計不成,便又生一計,想要借平叛之際繼續削弱梁山軍實力的計劃。先前同意張寶的要求調動劉仲武至其帳下聽用,便是朝廷的「禮尚」,而請求張寶出兵協助朝廷官軍平叛,則是朝廷希望張寶付出的「往來」。
其實就算朝廷不這麼「陰險」,張寶也不希望大宋內部繼續內鬥不休下去。內鬥,消耗的永遠都是自身的力量。歷史上有名的五胡亂華,中華文明傳承險些斷絕,與其說是差點亡與外族之手,倒不如說是自毀長城所致。漢末三國,三家歸晉,好不容易天下重新一統,可內鬥卻依舊沒有止歇,一場「八王之亂」,導致漢家再也無力威懾周邊各族,以至於胡族造反,漢家險些被滅族,從人口第一大族變成了「少數民族」,死在胡族手中的卻還是沒有死在內鬥中的要多。
如今的大宋雖然外部環境不似西晉時那樣險惡,但隨着金國的崛起,一個內部穩定的大宋尚且不敵,要是還內亂不休,那更是無力抵抗來自外族的侵略了。安逸的日子過久了,就容易忘記危險的存在。
每一個王朝建立之初,那都是將如雲,謀如雨,能人志士無數。無論是宋、遼、西夏還是如今的金國,開國時皆是人才輩出。金國雖然此時國家底蘊不足,但國中的能人卻是不少,而且金軍內部更是名將輩出,戰鬥力不容小覷。
一旦金滅遼後,大宋挨着這個新鄰居,而自己家中還在內亂不休,這不是「勾引」惡鄰對自己下手嘛。張寶雖有意另起爐灶,但也不想看到故國滅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還是希望大宋能夠渡過命里該着的一場劫難。
參與朝廷的平叛那是必須的,但張寶也不會傻到「受人擺佈」。軍事獨立指揮權是必須要拿到手裏的一項權限,至於先對哪一個「賊寇」下手,張寶挑來挑去選中了淮西的王慶。要論距離,河北田虎距離張寶最近,不過考慮到西軍的童貫,張寶便放棄了先找田虎麻煩的打算。由於宋夏之戰的失利,西軍急需一場勝利來證明自身的價值,而童貫也同樣需要一場勝利來挽回自己的名譽。早先西軍便派出一路人馬與落選皇衛軍的十節度合兵征討河北田虎,此時擔負起征討田虎的任務,倒也說得過去。至於奉旨討伐方臘的宋江,張寶卻沒興趣去關心宋江及其麾下鹽山軍的死活。
相比起水滸中的梁山宋江,此時